在现代体检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常见的抽血项目。很多人看到这项指标异常就十分紧张,担心自己患上癌症。那么,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它升高意味着什么?和癌症的关系又如何呢?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血液里的特殊物质,如某些蛋白质等产物。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远超正常细胞,代谢活动旺盛,才会产生这些特殊物质,医生借此判断身体是否存在肿瘤。
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上了癌症。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致癌物几乎无处不在,身体每时每刻都可能产生肿瘤细胞。不过幸运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忠诚的卫士,会及时发现并消灭这些“不安分”的肿瘤细胞,所以患癌并非易事。此外,肝炎、肠炎、前列腺炎等炎症,以及长期抽烟等不良习惯,都会使正常细胞释放类似物质,导致检测出现“假阳性”。
既然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不准确的情况,为何还要做呢?因为它对癌症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只是需要理性看待结果。若数值升高达正常上限五倍以上,必须高度重视,尽快通过B超、CT等进一步检查排查肿瘤。
若是轻度升高,就要关注身体有无异常症状。若出现短时间体重骤降、莫名乏力、大便变黑或变细等“报警信号”,需及时全面体检。若无症状仅轻度升高,不用过于惊慌,可间隔一两个月复查,很多人指标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复查时指标持续大幅升高,就一定要对相应器官详细检查,以免遗漏潜在的健康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有些肿瘤非常“狡猾”,即使已经发展到晚期,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却依然在正常范围内。这是因为这些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不怎么与外界“交流”,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特殊物质很少,导致我们通过抽血检测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大多数肿瘤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医学对抗肿瘤的重要手段,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对癌症预防、诊断和治疗意义非凡。但它只是辅助检查,不能仅凭此确诊癌症。发现指标升高时,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焦虑,应正确解读结果,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进一步检查诊断。保持理性科学的态度,才是应对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正确方式,让我们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
胸部肿瘤内科二病区 熊云花、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