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一按,为何针眼处会青紫、肿胀?作为一名主管护师,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为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操作,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许多细节和技巧。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正确的按压方法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避免青紫、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按压不当,后果很严重!
不正确的按压方式,会导致血液从针眼处渗出,形成皮下淤血,进而引发青紫、肿胀。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掌握正确的按压技巧至关重要。
正确按压五部曲
1.时间要够
首先,是按压时间,拔针后,不要急于放手,应持续按压至少3-5分钟。这是因为血液凝固需要时间,过早放手容易导致血液渗出。许多患者往往认为,拔针后只要轻轻按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静脉输液时,针头不仅刺穿了皮肤,还进入了血管。如果只按压住皮肤上的针眼,而忽略了血管上的针眼,那么血液就会从血管上的针眼流入皮下组织,形成淤血和肿胀。

2.力度适中
其次,按压要讲究技巧。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拇指按压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按压方法。患者可以用对侧手的拇指,在干棉签或棉球的辅助下,直接按压在穿刺点上,按压时棉签一定要顺着血管的方向竖着按压,这样既能按压到皮肤上的针眼,同时也能按压到皮下血管上的针眼。按压时不需要用力过猛,适中的力度即可。按压力度过轻的话,起不到止血的作用,按压力度过重,则反而会加重局部损伤,导致更多的血液渗出。

(拇指按压法:正确图示) (拇指按压法:错误图示)
3.按压方法
除了拇指按压法外,大鱼际按压法和三指按压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大鱼际按压法适用于手掌较大或力气较大的患者,可以用对侧手的大鱼际部位按压在针眼上方皮肤,力度要适中。而三指按压法则适用于需要更大按压面积或更均匀力度的患者,可以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压在穿刺处,三手指同时用力平行加压。同时还要提醒各位患者,且切记拔针后要保持针眼部位的清洁卫生,短时间内避免沾水,以免出现感染。

(大鱼际按压法) (三指按压法)
4.边按边观察
在按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针眼处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血液渗出,应继续按压,直到血液完全凝固。
5.特殊人群,特殊对待
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建议在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并注意观察针眼处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是减少针眼青紫、肿胀的关键。通过掌握按压的时间、力度、观察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避免这一不适现象的发生。
总之,患者拔针后的按压操作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还能有效避免青紫、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给予她们最好的护理服务。
关爱自己,从细节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撰稿: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