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英 陈雯报道)手术后的胳膊和下肢淋巴水肿,是许多肿瘤患者术后面临的巨大困扰。在手术后出现的不可逆水肿,不仅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张阿姨是一位数年前做过左乳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原本肿瘤治疗结束后,生活已步入正轨,在后续康复过程中,张阿姨本应加强患侧手臂的锻炼和保护,但由于缺乏对淋巴水肿的基本认知,她忽视了左手上臂越肿越粗的情况,直至近期疼痛明显、肿胀迅速,甚至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破溃,才悔恨莫及。夏天一到,张阿姨觉得,露出的那条巨大无比的胳膊令她尴尬不已,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近日,她来到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门诊寻求帮助。
在乳腺肿瘤外科陈雯副主任医师的细致诊断下,张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明确的评估,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淋巴管造影,陈主任为她制定了多模式的手术方案。造影后显示张阿姨自身淋巴管条件和功能不同部位稍有差异,先针对淋巴管结构及功能尚可的前臂进行LVA手术,对肿胀更明显但淋巴功能几乎丧失的上臂进行减容手术。随后,淋巴水肿医疗团队于5月28日为张阿姨成功实施了左臂淋巴管显影术+左臂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淋巴水肿抽吸术,手术长达10个小时。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从淋巴管造影定位到精细手术操作,再到术后康复指导,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无误,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阿姨左上肢淋巴水肿术前

术后第二天
术后第二天,在淋巴水肿治疗师邵娟的指导下,更换低弹绷带后,张阿姨看到小了一大圈的手臂,绽放出了安心又充满希望的笑容。医护团队也在此刻深感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
据悉,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医疗团队在过去的一周,充分展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成功为3位患者实施了淋巴水肿LVA联合抽吸治疗手术。这一连串的高密度精湛手术的实施,无疑是对团队卓越医术、严谨态度和丰富经验的最佳印证,也突显了淋巴水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以及精准治疗、康复复查的重要性。

右上肢淋巴水肿术前
术后7月

术后7月彩超淋巴造影复查
“过去,因造成组织变性和淋巴结构无法再生,困扰患者的淋巴水肿一度被认为是不可逆的疾病。现在,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除了综合消肿的保守治疗,淋巴水肿的手术治疗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陈雯介绍,淋巴水肿手术治疗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治标”和“治本”,“治标”手术即减负手术;而“治本”手术,又细分为“开通旁路”和“淋巴组织重建”手术。
“减负手术”即病变纤维脂肪组织抽吸术,就是把增生的、纤维化的水肿组织抽吸掉,给患肢“减负”(图1)。
“开通旁路”即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LVA),原理是给堵塞的淋巴管重新开辟新的通路,让堆积的淋巴液从旁路回流,不经过拥堵地区(图2)。
“淋巴组织重建”即含淋巴系统的皮瓣组织移植(VLNT),通过重建堵塞区域,让移植皮瓣内的新的健全的淋巴管、淋巴结发挥“泵吸”作用,促进水肿液体的回流(图3)。


图1


图2


图3
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医疗团队,以解除淋巴水肿患者痛苦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不断创新、坚守初心,逐渐形成具有江西省肿瘤医院特色的淋巴水肿治疗流程和方案,帮助更多深受淋巴水肿困扰的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重返健康生活。
如果您也有“粗手臂”、“橡皮腿”,请来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水肿门诊,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消除水肿,让您“淋”危不惧!
团队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