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娟 易玲报道 )近日,中国(江西)第28批援突尼斯医疗队队员、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彭德新圆满完成对突医疗援助任务凯旋归来。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期间,彭德新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彰显了中国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与担当,在北非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1月2日上午,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为其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志军出席。

陈志军充分肯定了彭德新援非期间的医疗工作,高度赞扬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希望他凯旋归来后继续发扬这种精神,用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患者解除病痛。
彭德新分享了援非期间的工作生活和感想感悟。370多个日夜,他克服了远离祖国亲人、医疗条件差、生活艰苦、语言沟通不便等各种挑战和困难,心中始终牢记责任和嘱托,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认真履职尽责,脚踏实地工作,与突方同事及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出色圆满地完成了援非任务。

彭德新所在的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让都巴分队的工作地点是让都巴大区医院,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影像科医生,他不仅承担CT诊断工作,还承担超声检查及报告书写的任务。因当地的医疗设施、设备与国内有很大差距,他必须站着为患者做超声检查,一天下来,右手、右肩及腰部常常酸痛不已,但他从未提出过任何要求,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认真完成每一次检查,仔细书写每一份诊断报告,从未发生过任何失误,赢得了突方同事们的称赞。作为一名肿瘤医院的医生,尽管当地肿瘤发病率、肿瘤病人占比较低,但他专业素养让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超声检查时必须扫描整个部位而非局限于某些特定器官,这一理念和做法逐渐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推广。他和消化内科队友合作,成功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复杂性腹腔穿刺术,有效缓解了腹水抽取困难患者的病痛。他主动教授医疗知识与技术,分享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积极参与义诊咨询、送药下乡活动,多次参加服务在突中国同胞及突方友好人士的任务,得到患者、同事和同胞的夸赞和认可。

生活上,因当地物产并不富饶,他在工作之余便投入到菜园的劳作中,还开垦了一片小菜园,把中国蔬菜种在让都巴的土地上,尽量实现蔬菜自给自足。他还积极锻炼,增强体魄,展示中国医生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服务当地群众。在突尼斯的每一天,他都很充实,他觉得这是一次践行自己医学誓言,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的机会,也是一次锤炼意志、升华内心的机会。
“一年的援非经历,不仅是一段治病救人的艰难历程,更是一次见证中非友谊的希望旅程。我们中国医疗队通过专业技术、热情服务、真诚相待,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充分信任与尊重。我有幸参与国家的援外工作,真正理解了国家始终坚持援外事业的重大意义,这段经历成为我最珍贵的一段人生经历。未来,我将继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患者的健康和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彭德新说。
欢迎仪式上,同事们认真聆听了彭德新的援非故事,并为他送上鲜花,大家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