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雯报道)安宁疗护,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时,想当然的以为是和养老院一样存在的地方,当我走进安宁疗护时,才明白他存在的意义。它是为了帮助末期患者减少痛苦,有尊严、宁静地告别人世,同时也能帮助家属抚平悲伤积极面对以后的人生。
如今已然在安宁疗护工作近1年的时间,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每位患者都有他的故事,每位患者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患者还是有自己的需要,只是他们疏于中国人的含蓄,不知如何表达,造成家属与患者的矛盾,每位患者感知自己既将离世之时,在清醒时想表达自己的最后愿望。但是家属都会刻意的回避,因为在中国认为死亡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丧气话”,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有很多遗憾。而我们安宁疗护存在的意义便去了却这些遗憾,让患者逝如秋叶之静美。
今天施敏主任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堂课程《生命教育》,向死而生,讲述了很多安宁患者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位大学生,结肠癌晚期,大学生是留守儿童长大,靠自己考上大学,父母感情不好一直在外务工,没有体会到父爱母爱,也从来没有过过生日,在安宁疗护他拥有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蛋糕,也是最后一个,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签下了器官捐献同意书,让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他在生病期间,在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的情况下,还一直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告诉他的父母要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有 些人活着就已经很用力了,可是他还在感恩这个社会的,即使要离开还在不断的温暖这个世界,生命是有限的,但爱是无限的。
在安宁病区陪伴无数患者走过生命的黄昏,自从我决定要做安宁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这条路上我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爱会比在别的科室多。
第一次用温暖的手给离世的患者盖眼睛,第一次给离世的患者托下颌,第一次带领家属给患者鞠躬,让患者一路走好。
原来这些我曾认为我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为了当时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努力让患者没有遗憾的离开,但是每每到患者离世的那一刻,心里还是错中复杂,陪伴家属一起悲伤,走出哀伤,好好生活,也让自己好好反思自己的人生,努力不让生活有遗憾。
2022还是要用一颗勇敢和赤诚的心去帮助患者及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