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健康科普

全身骨扫描检查,什么情况做?

发布日期:2024-01-10 15:00:1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付德顺报道)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对患者说“需要行全身骨扫描检查”。患者也会询问什么是全身骨扫描?与医学影像科做的CT检查有什么区别?做这个检查有什么意义?下面我来说说全身骨扫描检查是怎么回事。

全身骨扫描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骨质代谢的一种检查项目,是核医学科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做全身骨扫描时,需要将带有放射性同位素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经静脉注射至体内,等待约2-5小时后,再利用PET/CT探测核素所发射的射线,使骨骼成像,从骨骼代谢、解剖结构两方面综合判断骨骼病变。

全身骨扫描是通过一次成像,显示从头到脚所有骨骼,提示骨质代谢活跃情况。而CT检查只是看局部的部位,从解剖结构的角度去了解疾病的状态。在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病灶方面,全身骨扫描更具优势。

全身骨显像常早于X线或CT扫描3-6个月发现病变,可以反映早期一些未发生组织形态学改变和CT、MRI无法明确诊断的病灶。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对于明确患者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患者复查方面,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对比,有助于医生了解治疗疗效及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