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方平、谭娟报道)脑干是控制人的意识、呼吸、心跳、肢体的感觉和运动的生命中枢,一但这个部位出现问题,要在这个地方动刀子,就像是踩着“刀尖”行走,轻者致残,重者致命,风险极大。因此,脑干向来被医生视为“生命的雷区”。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李东海主任凭借深厚的业务功底和一颗勇于挑战的医者仁心踏足这个“雷区”,成功开展了一项高难度的脑干巨大肿瘤切除术。
小罗是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子,工作时突然感到四肢无力,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小罗既往有脑肿瘤病史,入院后他做了颅脑MRI检查,结果提示:脑干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可能。当地医院表示无能为力,建议小罗到省城南昌的医院看看。
小罗一家辗转多家医院,但都因难度大危险性高而拒绝手术。就在小罗一家感到无比绝望的时候,打听到江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李东海主任是脑肿瘤方面的专家,怀揣着最后的希望,他们挂了李东海主任的门诊号。
李东海主任看完磁共振片子后也犯了难,肿瘤完全位于脑干为内生性脑干肿瘤,且肿瘤巨大,占位效应明显,对脑干中枢及神经纤维压迫严重,若术中稍有不慎,或导致患者很快死亡或成为植物人。这也是很多医院对此类手术“望而切步”的原因。
看到李东海主任面露难色,小罗父亲焦急地表示,他们已经找了很多医院都因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而拒绝他们的住院请求,李主任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如果出现任何意外,都自己承当。
面对小罗父亲为儿子到处奔波的辛劳和对医护团队的信任,李东海主任决心为小罗“挑战生命雷区”。
小罗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李东海主任组织全科为小罗进行了科室大讨论,充分考虑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根据小罗的磁共振检查发现,脑干背侧肿瘤距离边缘近,神经纤维较少,此处入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脑干的损伤,最终确定了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脑干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
手术中,李东海主任通过高超的手术技术及先进的手术设备,完美切除了小罗的肿瘤。术后病理提示肿瘤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胶质瘤中最良性的一类,后期只需要定期复查,无需行放化疗治疗。
术后,小罗并没有出现新发的神经缺损症状。术后第5天,小罗在父亲的搀扶下开始下床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第9天,小罗就顺利拆线出院。出院时,小罗父亲握着李东海主任的手,对李东海主任及其团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