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胃癌 -> 正文

健康科普

多学科联合,胃底后壁“挖土豆”,祛除肿瘤不留痕

发布日期:2024-11-06 16:12:2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黄俊报道)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与腹部肿瘤外科合作,对一胃底后壁平滑肌瘤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成功取出肌层深层的肿物。这是该院内镜诊疗团队在外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开展的一次高风险内镜微创手术,检验了两个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也为内镜微创治疗提供了有效经验。

该患者因胃部不适来江西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就诊,在内镜诊疗中心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底后壁存在一个直径约1.0cm的良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显示该病变是一个来源于固有肌层深层的良性肿瘤,提示可能是平滑肌瘤。

腹部肿瘤外科闫康鹏副主任医师认为,该病灶位于胃底近贲门位置,手术创伤较大,病变又较小,手术定位较为困难,可考虑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内镜中心胃肠镜组黄俊副主任医师团队认为,内镜下切除这种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病变如同在胃壁下面挖“土豆”,存在较高的穿孔及出血风险,建议在手术室内行内镜手术,一旦出现无法处理的较大穿孔及出血,可由跟台的外科团队进行接台手术以保障患者安全。

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达成一致后,黄俊副主任医师团队将内镜主机系统设备、高频电刀系统设备及各种器械配件分批转运至手术室。设备调试完成后,手术如期进行。闫康鹏副主任医师全程跟台保驾护航,黄俊副主任医师进行内镜ESD手术操作,对病变部进行定位标记、环周切开、黏膜下剥离、创面预防性止血、创面缝合等手术环节。经过120分钟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瘤体完整剥离,创面完好,未出现穿孔及出血,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平滑肌瘤。患者无不适,术后24小时可进流食,观察2天就顺利出院了。

“此次手术的创新开展,既发挥了内镜对微小早期病变的微创诊疗优势;又在外科技术的支撑下,保障了对复杂、困难内镜操作的安全性。”黄俊副主任医师表示,江西省肿瘤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以ESD技术为方向,致力于早期肿瘤及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微创治疗,与外科团队密切协作,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旨在以最优的多学科综合方案将患者的受益及安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