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随笔故事 -> 正文

新闻中心

中医穴位治疗,缓解化疗患者呕吐

发布日期:2024-07-31 17:27:32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钱鸿报道)"贴上这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吐过呢,也太神奇了!没想到护理也有这么厉害的小妙招!"正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介入科接受肝动脉持续化疗的吴大姐欣慰地对医护人员说。

吴大姐今年6月因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经多方打听,来到了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介入科二病区找何均主任。何均主任结合临床检验和检查结果,建议患者行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HAIC是介入治疗的一种,通过穿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将导管送入肝动脉内,直接将大剂量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注入肝脏病变的营养血管内,或留置导管于营养血管内,在48-72小时内持续泵入化疗药。

没想到,吴大姐在化疗的第二天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严重影响进食。化疗需要多饮水以减少副作用,但吴大姐此时连喝水都呕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何均主任一边安慰着,一边积极想办法帮她减轻副作用。止吐、激素、芳香疗法都试了,吴大姐的症状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强力止吐剂又会导致严重便秘,治疗左右为难,刚刚看到希望的吴大姐苦不堪言。

中医专科护士廖丽丽在了解吴大姐的病情后,通过辨证施护,给予患者足三里穴位治疗。第二天,吴大姐开心地对何均主任说,"贴上这个揿针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吐过,也太神奇了。 ”

此后,廖丽丽每天都会为吴大姐进行穴位按压。在化疗的最后几天,她的恶心的症状明显减轻直至消失,食欲也明显变好,化疗也更加配合了。

廖丽丽护士介绍,足三里穴位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揿针在针灸上叫皮内针,是把一根小针扎进穴位后针柄留在外面,上面贴上胶布保持固定,几个小时或一天后再把针连同胶布一起拔出来。皮内针或掀针是依靠比较短的针刺,刺激经筋和皮部,该穴位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途径对胃肠运动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在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同时,不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