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报道)压力性损伤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常见于长期卧床、被动卧位、瘫痪以及消瘦的病人。多发于骨隆突处,如骶尾部、双侧髋部、肩胛部、足跟等部位。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特需一病区一位全身5处压力性损伤的百岁高龄患者,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家属了全力配合,终于康复了。
该百岁高龄患者入院时,全身消瘦,疼痛明显,不能自行翻身,尤其不能平卧。左足跟部损伤明显,骶尾部纱布覆盖,掀开纱布,一股刺鼻的恶臭迎面扑来,一个5cm×5cm×4cm大小的Ⅳ期压力性损伤“深可见骨”,创面可见大量黄绿色脓液渗出。
经了解,患者既有阿尔茨海默症,还伴有右侧胫腓骨下端骨折,无法行走,只能长期卧床。年初又因肺炎高烧不断,翻身困难,营养失调,卧床1月余,家属起初未予以重视,待发现时,全身已多处破溃流脓。
由于患者年龄大又伴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严重时还会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特需一病区的医护团队第一时间便请伤口造口专科门诊会诊,制定了规范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先是给患者削痂、清创去腐,后每日换药,填塞银离子伤口敷料,联合应用气垫床、翻身垫、软垫枕、局部皮肤减压、表面泡沫压疮贴保护等,加速血液循环,为伤口提供了良好的肉芽组织生长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此外,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每小时巡视,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考虑到患者营养缺失,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动态监测营养指标,保障患者的营养摄入量。



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以及家属的支持配合下,患者两肺炎症较前好转,已无发热,营养指标也正常,身体上的压力性损伤均已愈合,左足跟部压力性损伤明显好转,现创面已缩小至0.8cm×0.5cm,可见100%红色肉芽组织,疼痛也得到了缓解,可自行翻身、平卧。
看到原来瘦骨嶙峋整日痛苦呻吟的老人现在日渐丰腴,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家属和医护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