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平报道)近日,一名51岁女性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不适,就诊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入院后在医学影像科行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
该患者自述,一年前在当地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并术后放射治疗,近期出现腰骶部疼痛不适症状,在当地医院行盆腔CT及骨扫描检查后,提示骶骨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后,医学影像科医师仔细阅读了患者影像图像并结合前期病史,深入分析,初步判断该患者骶骨破坏的原因为放射性骨损伤,骨转移瘤可能性不大,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对周围的脏器、骨质造成损伤,对病人带来不容忽视的不良反应。放射性骨损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射线直接造成骨细胞坏死、放射治疗诱导组织纤维性变性等。
放射性骨损伤包括放射性骨质疏松、骨坏死、病理骨折、损伤后骨质硬化等,其所对应的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骨损伤与骨转移瘤之间的判断尤为重要,诊断结果决定着患者后续决然不同的治疗方案。
日前,该患者经过了三个月的相应治疗后再次来院复诊,医生为其详细检查,原骶骨骨质破坏区病变有所修复,肯定了放射性骨损伤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