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叶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护理队伍专业素质,打造护理人才技术高地,推动医院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肿瘤医院近年来通过内强素质、外引人才及激励机制等方式,不断优化护理人才结构,加大护理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了医院护理事业向上向好发展。
内强素质——提高护理能力
专科实践搭平台。为优化和完善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护理部建立了“准入-培训-认证-上岗”四位一体的专科护士培养方式,构建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梯专科护士晋级管理体系。通过搭建静脉输液治疗、造口伤口、淋巴水肿等专科护理门诊及多学科护理会诊、“互联网+ 护理”服务资质认证等多个实践平台,给医院专科护士更多的机会发挥专业特长,让其学能所用、学有所用,提高了专科护士专业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导师带教强专科。医院为全院护士积极搭建专业学习与科研交流平台。对第一学历是本科的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及申请学习专科护士时,工龄可放宽;对新入职基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护士,建立导师制。导师团均为思想素质好、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护士或护理管理者担任,在其2年的规培期间全程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工作、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指导论文撰写、课题申报、护理查房及理论授课等。
外引人才——优化护理队伍
合作模式聘人才。医院通过加强与南昌大学医学院、南昌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联系,建立多种合作模式。每年至少2 次到省内外各大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将优秀的高学历护理人才第一时间招聘到医院,迈出了抢人才、引人才、留人才的积极步伐。
柔性模式引人才。为引进一批有临床经验、有专业特长和有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医院特设护理科研等特殊岗位,根据高层次人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及护理管理等方面,通过“领头雁”式传帮带实现优化全院护理队伍作用。
激励机制——留住护理人才
政策支持培养人才。为鼓励在职护士提升学历和能力,医院制定了《扬帆护理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院内在职护士名校攻读护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取得研究生学位者除报销学费和差旅费外,外出学习期间的基本工资、福利(含公积金)等费用均正常发放;同时,对获得了研究生学位、无行政职务的护士在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时享受护士长同等待遇。
经费保障吸引人才。该院护理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此,医院每年特设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护理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50 万,保障“扬帆”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同时,医院每举办年一次科技奖励大会,对课题结题及论文发表团队和个人均进行奖励。另外,护理部根据课题、论文、比赛获奖、专委会任职等综合得分排名,评选出优秀护士长及优秀护士若干名并颁奖;优秀护士长在国内外知名医院参观学习及学术交流等方面优先推荐;优秀护士在专科护士学习、进修及层级岗位竞聘时均优先考虑或予加分。
成效显著——人才梯队优化
学历层次明显提高。目前,该院一名护士即将前往芬兰大学攻读护理学博士;有护理硕士研究生8名,护理本科生595名,护理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72.30%%,高学历护理人员数量及占比均逐年提高。
专科护士持续增加。随着政策导向及激励机制力度加大,护理人员积极申报专科护士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全院专科护士人数人数高达147人,占全院护理人员17.63 %。同时,该院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京外实践基地、江西省造口伤口、肿瘤、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静脉输液治疗、耳鼻喉、疼痛、中医实践基地,累计培养全国及全省专科护士364人,为全国及全省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及科研能力均较强的专科护士队伍。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近3年,该院来自护理队伍的高质量论文共发表了132篇;课题申报了8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7项。由于科研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晋升为高级职称人数也逐年增加,目前有高级职称人数达55人,占全院护理人员6.59%。
总之,人才是医院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护理人才是医院专业技术人才中重要的中坚力量。该院在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实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方面举措多,力度大,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培养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学科影响力,为打造全省及全院护理人才技术高地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