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星报道)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是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法。在穴位上埋针,起到穴位按摩的作用,减轻疼痛,促进器官血液循环,根据病情需要,埋针于什么穴位就作用于相应的器官。江西省肿瘤医院妇瘤一病区通常会给化疗患者使用揿针,将揿针埋于患者合谷穴、内关穴等,减轻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患者张阿姨需行化疗,以往张阿姨化疗后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反应,她的责任护士小何就在化疗前给张阿姨埋入揿针,但今天张阿姨说,每次化疗后她都便秘,问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小何说可以试试在天枢穴埋针,减轻便秘症状。小何边说边给张阿姨定位,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埋完针后,仔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小何离开了病房。
第二天护士上班时,看到张阿姨脸上充满笑容,她高兴地说,“小何,太谢谢你了,这个揿针真的神了,我昨天晚上就解了大便,带来的开塞露居然没派上用场,我可太高兴了。”护士小何也非常高兴,所学所用能给患者真正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