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报道)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一病区的走廊上,一位大叔推着移动输液架慢慢的走动着。很难想象这位大叔前两天刚做完手术,脾气暴躁,自己拔胃管不配合治疗,现在却努力的做着康复训练。
刘大叔得知自己病情以来,情绪一直很低落,不愿与人交流。术后因为疼痛、留置管道较多等问题,情绪异常暴躁,时常向家属发脾气。晨交班时,夜班护士告诉我,刘大叔昨晚上又没有睡觉。我作为刘大叔的责任护士,准备下班后好好的和他沟通一下。然而,没等到下班,突然有家属慌张地跑到护士站喊道:“19床患者拔胃管了。”我闻声立刻赶去了病房,只见刘大叔手里使劲拽着胃管引流器,面颊上的胶带已经被扯掉。他的女儿紧紧的捏着胃管,防止胃管再脱出,看见我来了,马上激动地说:“张护士,你看我爸这是怎么啦?”我对家属说:“你别着急,我来看看”。我走到刘大叔身边,说:“叔,你这是干嘛呀?有什么不舒服的您告诉我,我帮您解决”。刘大叔沉默不语。说话间,我快速检查了胃管,发现管道被拔出1厘米,同时观察到鼻腔黏膜发红的情况,于是我用温毛巾将他的鼻部和面颊部皮肤清洁干燥后,使用一片皮肤保护膜和鼻贴,保护他的面部皮肤。做完这些,我感觉刘大叔的情绪平稳了很多。我说:“叔,幸好你女儿发现的及时,胃管只被拔出了1厘米,不影响胃液的引流,再拔出来多一点,胃管就用不了了,会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的!”这些话刘大叔听了进去,他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谢谢你,张护士”。我决定趁机和他聊一聊,我问他:“您这几天总时不时对着家里人发脾气,又不配合我们进行早期下床活动,能不能告诉我您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难处,您就直接告诉我好了。”刘大叔思考了一下,说“我担心……”,我又问他:“是担心这么大的手术,术后第三天就让你下床活动伤口会不会裂开吗?”刘大叔点点头,但又说:“还有就是……”,话没说完,大叔看了一眼家属,就又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
刘大叔的女儿见状把我拉出病房,小声对我说:“我爸手术那天,我爷爷突然脑出血去世了,我爸没能看上我爷爷最后一眼,这是他心里过不去的坎。我妈妈是乳腺癌,一直都是我爸陪着做手术和化疗,8次化疗,让我妈的头发全都掉光了,化疗那时是吃什么吐什么,好不容易熬到病情稳定了,结果我爸又查出了肝癌。我爸担心自己这个病会不会也要经历我妈那样的痛苦与折磨。他一辈子都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家里什么事都是他操心,不到迫不得已,他绝不会麻烦我们子女来照顾他。我爸最近这样的不配合你们的工作,实在是不好意思”。
听她这么一说,我对刘大叔的遭遇是既同情又心疼,同情他未送老父亲最后一程,人生不幸。心疼他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疾病预后未知的恐惧与担心。我拉着大姐的手说:“姐,你能放下工作、丢下年幼的孩子在这里没日没夜,任劳任怨的照顾父亲真的很令人敬佩啊!您别着急,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作战,帮助刘大叔渡过这个难关”。
知道事情经后,我来到病房拉着刘大叔的手说:“大叔,这么多年我们照顾了很多像你一样的病人,他们都恢复的很好。你这么坚强,女儿照顾地这么用心,我相信,只要能好好配合治疗,一定能早日康复出院,而且你的肝脏只切除了一部分,只要恢复好了并不影响您以后的生活”。听我这么解释,刘大叔对他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他疾病愈后有了初步的判断,情绪稳定了很多。我趁热打铁拿出照片说:“大叔,你看这是谁?是不是你可爱的小孙儿,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人都期盼着您快点好起来呢,您看有这么孝顺能干的女儿和可爱的孙儿,真是有福气,我们一起加油渡过这个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听了我的话,刘大叔看着照片,微笑着对我说:“张护士,你说的对,我一定配合你们”。
护理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疗愈患者,还有遇见自己。 作为普通的临床一线护士我们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是我们的陪伴与倾听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