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时兰报道) “这碗小米粥是甜的?没放糖怎么这么香?”清晨7点,刚做完肝癌切除手术3天的张先生,在病床上捧着温热的小米粥惊讶地问道。此刻病房外,值班护士邹路正看着血糖仪上回落的数字欣慰地笑了。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无糖粥”的精准护理接力。
7月23日凌晨5点,肝胆一病区监护室警报声骤然响起。值夜护士邹路发现监2床患者血糖飙升至18.2mmol/L——这是肝癌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张先生的关键指标。在快速补液降糖后,新的矛盾摆在眼前:术后需流质饮食促进康复,但常规米粥含糖量高,市售无糖流食口感差影响食欲。
“我来试试自己煮!”邹路内心决定着,她找营养专科护士定制高蛋白无糖食谱,小米搭配藜麦、山药泥,用代糖调味,每小时测血糖调整喂食量,温度严格控制在40℃。
当她带着从家里熬好泛着金黄米油的特制粥时,营养专科护士赞叹:“这碗粥的升糖指数比普通米粥降低67%。” 捧着保温碗的张先生眼眶发红:“插着胃管时闻着粥香,是我最想活下去的时刻。”这份温暖正转化为生存的希望。
在监护仪冰冷的数字背后,一碗特制小米粥诠释着现代护理的深层内涵。正如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肝胆一病区护士团队用科学智慧和人文情怀,在血糖监测仪与粥勺之间,架起了通往康复的生命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