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腾骅、吴敬楠报道)上周,外交部前发言人赵立坚的妻子汤天如,通过其个人微博@大聪和臭丫头自曝患乳腺癌,公开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

她在微博中自述,自己被确诊为恶性三阴性乳腺癌5期,并且在术后被医生告知,如果不化疗和放疗生命期只有6个月,如果配合治疗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可以活6-24个月。

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恐慌。
“狠角色”三阴性乳腺癌是什么?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是指患者肿瘤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表达为阴性。

在乳腺癌4种分子分型中,若ER或PR阳性,则可接受内分泌治疗;若HER2阳性,则可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唯独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乏相关的内分泌受体及抗HER2靶点,既无法通过内分泌治疗也无法通过靶向治疗,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就好比救援一个受灾的偏僻村落,那里不仅公路交通中断,直升机又难以降落,还没有通讯信号,抢险救灾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三阴性乳腺癌具有容易耐药、侵袭性强、生长迅速、预后较差的临床特点。
“美国有记载以来文献报道只有25例”?!三阴性乳腺癌这么罕见吗?

先说答案,这个数据是非常不准确的。
三阴性乳腺癌病例数量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20%。根据最新研究测算,预计到2027年全球将有230万新发乳腺癌病例,那么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数量则会达到23-46万,患者人群其实非常庞大。因此,三阴性乳腺癌只是整体乳腺癌中一个占比相对较少的类型而已,但相比于其他临床罕见肿瘤来说,算是很“常见”了。
三阴性乳腺癌“5期”有多严重?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方法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同,是按照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侵犯情况(N)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M)进行分期。其实并没有“5期”,最差的也是4期(IV期),也就是出现了远处脏器的转移。

那么,问题来了!
赵夫人想表达的临床“5期”到底是什么呢?
她想说的,很有可能是乳腺影像学报告上的BI-RADS 5级。BI-RADS分级法则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5级是提示临床高度怀疑恶性(可能性超过95%),需马上接受肿块活检及相应的临床治疗。

确诊三阴性乳腺癌等于6-24个月的“生存倒计时”?
当然不是!
虽然因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三阴性乳腺癌总体生存率的确会略低于其他类型乳腺癌,但早期三阴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仍能达到70%以上,即便晚期三阴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也能在15%左右。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从赵夫人的话中可以看到术后医生制定的是适用于中早期的标准8疗程化疗及放疗方案。可以推测,她的病情至少不属于晚期乳腺癌,如果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5年生存率至少可达70%以上。
中医才是乳腺癌患者的最佳选择?
赵夫人在微博中自述,她不接受西医治疗,选择中医调理。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医与西医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医学体系。中医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的治疗重点不在于直接杀灭癌细胞,而是通过调整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标。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在疾病发生后则注重调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等手段,改善患者体质,缓解化疗、放疗等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并不建议完全放弃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如化疗、放疗等)而选择纯中医治疗,应与乳腺专科医生保持绝对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制定最合理、最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写在最后
乳腺癌,这个词或许沉重,但它并不是越不过的坎。不信,你可以在网上看到无数乳腺癌患者分享他们真实成功的抗癌经历。她们的笑脸、坚韧、成功,都是最温暖的鼓舞。所以,面对疾病,请一定要调整心态,充满勇气。希望,才是战胜一切的可能。
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遭遇一些困难,如化疗带来的呕吐反应、脱发等副作用。但这些都是黎明前的“黑暗”,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后,很多患者都能很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另外,合适正确的治疗策略,也是我们对抗乳腺癌的关键。虽然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法比较少,但并不是束手无策。近些年,随着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非传统靶向治疗、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及新药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以新辅助治疗、辅助强化治疗、手术和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愈机会,进一步提高了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期,给了患者更多的希望。
最后,祝愿像赵夫人这样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得到最好的临床治疗,与自己的主管医生建立起充分的沟通与信任。在这场与肿瘤的较量中,我们终将携手共赢,共创生命的奇迹!
科普专家

余腾骅: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远航工程”资助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擅长:乳腺癌早期筛查及常见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如美容切口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乳腺癌改良/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整形修复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淋巴水肿外科治疗等,对乳腺癌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有较深造诣。
科研成果:其研究团队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探索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介导的三阴性乳腺癌肿瘤代谢与免疫微环境改变的相关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重点人才计划项目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2项、江西省肿瘤医院“杰出青年人才计划”1项等,发表学术SCI等学术论文20余篇。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