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对我来说非常特别,在经历了一段忐忑的等待后,我得知自己成为了一名江西援外医疗队预备队员,除了兴奋和激动,更多的是认识到使命和责任,我暗下决心在新的起点努力拼搏,决不辜负医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重托。
全新开始,蓄力而为
2021年7月始,我们经过近半年紧张而有序的脱产培训,不仅学习了实用法语,还加强了专业技能培训,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考核,既加强了安全意识,又锻炼了团队能力。我积极参与每一次培训活动,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为期一年的援外之行。终于,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江西援外医疗队正式队员。
2021年12月28日,我们出发前往受援国突尼斯,历经两天两夜的三次转机飞行,抵达了美丽的突尼斯。在首都突尼斯城经短暂的一夜休息,我们让都巴医疗小队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受援医院所在地让都巴的路途。我们身心俱疲,却又感到兴奋,因为让都巴就是我们将要开始“战斗”的地方,是我们践行援外精神和使命的地方。以优异的表现圆满完成任务,这是我们最大的“初心”。
临危不惧,恪尽职守
让都巴大区医院是本地区最大公立医院,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较为陈旧,时常因故障而中断诊疗。缺医少药问题较突出,我们向医院捐赠物资,但也杯水车薪。多数病人说阿拉伯语,我们在当地同事法语转述下交流病情。新冠疫情仍在流行,受援医院作为新冠感染病人转诊医院,常规接待感染患者,医护人员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压力中,我们沉着应对,严格遵守医疗队防控要求,做好防护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诊疗服务。每当病人对我们表示感激,我会深深体会作为一名中国医生的自豪感。
我所在的消化科只有2名医生,当地医生萨米主任和我。除了每日正常的行政班外,我每月固定值班15天,在日常门诊、急诊救治、内镜操作、腹腔穿刺等工作中轮转。多次接诊消化道出血病患,我发现急诊科没有行而有效的处置流程,存在病人评估不到位、急诊分诊不及时而可能延缓治疗的问题。我和科主任多次讨论后共同制定了实用的医疗处置方案,让消化道出血诊治变得更加安全有效。
我们用过硬的专业技术,用热情、不怕吃苦的精神赢得了医院同事的信任和尊重,在工作配合中也慢慢变得更有默契,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渐渐发现,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医、针灸以及各种中国产品。
快乐小家,有苦亦有甜
援外生活平淡,却有苦亦有甜,我们每日两点一线来往于医院和驻地之间,忙碌却毫无怨言。在工作之余,为队员送上一个简单的生日蛋糕,分享亲手做的家常小菜,一起浇水、种菜、拔草,一起和面包饺子,都让每个人体会到小家的温暖。在队内,我承担了后勤杂务工作,负责安排队内集中学习、视频培训会议、队员生日会,日常生活物资采购、厨房帮厨,组织队内观影、唱歌活动等。在这样的队伍里,我感到非常充实,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得到了锻炼。
在这样的小家,我们和而不同,既有活泼开朗的队友带动氛围,又有沉着冷静警惕性强的队友时刻关注安全;既有能说会道胜任沟通的队友做好解释沟通,又有心细如发谨小慎微的队友把握问题细节。还有具有强大凝聚力、能够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队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团结一心,分工明确,队内生活有序而和谐。
不辱使命,踔厉奋发
当地百姓对医疗队的认可是弥足珍贵的,它是一批又一批医疗队员不远万里、不畏艰苦,用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换来的,是值得每一位队员用实际行动去捍卫的。每一次温暖的举止、善意的眼神,每一次对危重病人的逢凶化吉和转危为安,都充满着无穷的力量。每日的所感、所得都将化着援非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懂得大爱无疆,更让我们懂得职责和使命。当得知省卫健委发文赞扬及肯定我们援外工作时,我感到无比欣慰,久久不能平静。我将坚守岗位,用医者仁心服务病患,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我们成了当地人眼里的外国人,在这个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异国他乡,我们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有省卫健委、医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有家人、同事、朋友的关心和牵挂。我们队员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我相信我会在让都巴度过弥足珍贵的援外之旅。
撰稿:第26批中国(江西)援突尼斯医疗队让都巴分队队员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