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叶报道)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40%-50%发生在我国。而我国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乙肝病毒引起的。那么,乙肝发展到肝癌,有哪些“元凶”助推了疾病的发展呢?江西省肿瘤医院魏小勇博士进行了解答。
饮酒或酗酒。长期饮酒酗酒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促进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肝癌的死亡率呈正相关。虽然酒精不一定是肝癌的致癌物,但酒精可以作为乙肝、性激素等肝癌危险因素的诱发剂、促进剂,有强化或促进致癌物的作用。
陈腐的食用油。陈腐的动植物油类具有毒性,可能致癌。
发霉的食物。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黄曲霉素,而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致肝癌作用,它的毒素对肝脏有强烈的毒性,并与乙肝病毒被认为有协同致癌作用。此外,黄曲霉素可损害细胞免疫功能,促使乙肝病毒在一定人群中高度流行,导致一些乙肝患者迁延不愈,直到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很大,面对药物种类增多的情况,一定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未定期体检。乙肝患者如果不重视治疗,乙肝病毒将持续感染复制、炎症促使肝脏纤维化病变,最后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魏小勇介绍,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由于肝功能本身就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再加上饮食不规律、抽烟等习惯,很容易从一般的肝病转化成肝癌,感染肝炎病毒→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小部分患者可在慢性肝炎阶段就可发展为肝癌。尤其,我国90%以上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都具有乙肝病史,乙型肝炎是最高致癌风险因素。减少乙肝病毒感染,可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所以,乙肝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到医院体检或复查, 如肝脏彩超、“乙肝两对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及乙肝D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