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保肛又防瘘,免预防性肠造口新技术造福超低位直肠癌患者

发布日期:2025-10-29 16:47:22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胡继龙报道)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李其云主任医师团队,应用免预防性肠造口新技术(可崩解支架肠转流术),为一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成功实施了直肠癌根治术,不仅帮患者保住肛门功能,还无需行肠造口免除了二次造口回纳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便血4月确诊超低位直肠腺癌

41岁的郑先生因便血4个月,在江苏某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cm处直肠有一巨大占位,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初步诊断直肠癌。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并希望保留肛门功能,经亲友推荐,郑先生于10月5日联系江西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李其云主任医师。李主任随即安排其在腹部肿瘤外科一病区接受治疗。

经MRI等影像学检查与直肠指诊确认,郑先生的直肠肿瘤距肛门不到4cm,无远处脏器及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为超低位直肠腺癌并出血(T2N0M0),具备手术指征。但如此低位的直肠癌要实现保肛门功能难度极高,且即便保住了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极大。

新技术解保肛防瘘两大难题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5%~15%,像郑先生这种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甚至超过15%;一旦发生吻合口瘘,轻则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重则需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李其云指出,传统的直肠癌保肛手术会行预防性小肠或结肠造口,术后数月再行二次手术还纳肠造口,这意味着直肠癌保肛患者要先后住院接受两次手术,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经济负担。

考虑到郑先生 “年轻、强烈想保肛” 的诉求,李其云团队经多学科会诊(MDT)后,决定采用省内率先引进的免预防性肠造口新技术。该技术能够一次性手术同步解决保肛与防瘘两大问题。

手术成功患者满意

10月10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李其云团队为郑先生实施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术中,团队在距吻合口5cm的近端结肠放置可崩解肠道吻合器支架加膜套,膜套通过吻合口引出肛门外实行肠转流。整个手术耗时2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报告显示为直肠中分化腺癌T2N0M0。

术后,郑先生遵医嘱进食流质食物,膜套排出稀水样大便,且未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既保住了肛门,又免除了二次手术,太感谢李主任团队了!”郑先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据了解,江西省肿瘤医院自今年5月在省内率先引进免预防性肠造口技术以来,已成功应用于15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患者均顺利恢复正常生活。李其云表示,该技术在保留肛门的同时,患者免于佩戴造口袋,无需二次手术即可恢复肠道功能,既提升生活质量,又降低医疗成本,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