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25天生死营救:江西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让危重脑肿瘤患者重获新生

发布日期:2025-07-09 16:20:2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张巧蓉、肖利民报道)当昏迷的脑肿瘤患者遭遇致命肺炎,当癫痫持续状态威胁神经功能,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江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打响。经过25天多学科协同攻坚,曾“奄奄一息”的连先生(化名)从深度昏迷到独立行走,最终奇迹出院。

生死时速:跨院转运的生命接力

2025年6月4日傍晚,上饶铅山的连先生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呕吐,大小便失禁,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颅脑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额颞叶团片状异常信号。当地医生予以药物控制癫痫,但效果不佳,治疗期间并发吸入性肺炎,病情逐渐加重。家人异常着急,最终联系到江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肖利民副主任医师,在得到“有救治希望”的答复后,连夜跨院转运。

与此同时,江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护士站在接到通知后快速做好接诊准备。6月5日13时,连先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抵达神经外科监护室。此时,连先生意识不清,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分,对光反射消失,频繁出现手脚抽搐,双肺听诊呼吸音湿性啰音。医护团队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吸氧、心电监护、鼻饲置管、开通静脉通路等,一场多学科协作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多学科攻坚:从“昏迷”到“清醒”的突破

颅脑及胸部CT平扫,结果提示:连先生右侧大脑半球多发占位伴右额叶病灶出血;两下肺膨胀不全,两下肺胸膜下及左上肺舌叶散在炎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先控癫痫、抗感染,为手术争取时间!” 肖利民及诊疗组成员经综合评判,制定 “脑肺同治” 方案:神经外科精准调控抗癫痫药物,重症医学科协助优化抗感染方案,肿瘤综合内科指导肾功能保护。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连先生病情逐步趋于平稳,入院当天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3天后恢复自主呼吸并成功脱机,GCS评分达到10分;6月10日意识清楚,GCS评分15分,患者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没想到能醒过来!”家属喜极而泣。这场“感染阻击战”和“神经功能保卫战”首战告捷。

高难度手术:在“刀尖”上守护运动功能

肿瘤是危及生命的“元凶”。颅脑磁共振增强扫描提示,连先生右侧额叶、颞叶多发转移瘤并部分病灶内出血可能。经多学科会诊和充分评估,一致认为右侧大脑半球多发脑肿瘤,同时合并肿瘤出血、脑水肿,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左移,手术指征明确。其中右额叶肿瘤邻近运动中枢,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偏瘫。多学科团队与患者及家属慎重考虑后,决定选择一期手术切除颅内3个肿瘤。

6月19日,连先生在全麻下接受神经导航下右额叶病灶切除术+右颞叶病灶切除术+硬脑膜补片修补术+颅骨瓣形成术。李东海、肖利民主任团队精准避开脊髓皮质束,尽可能保护患者运动功能的前提下完整切除病灶。

术后连先生未出现偏瘫,康复科同步介入,指导床旁康复训练至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连先生后续还需进一步接受放化疗巩固治疗效果。

奇迹背后:三个“精准”与多学科合力

肖利民副主任医师介绍,该例危重脑肿瘤患者救治成功关键在于三个“精准”:精准抗癫痫及抗感染策略、精准手术时机、精准术后管理。他强调,多学科紧密协作建立“脑肺同治”理念,是突破传统救治模式的关键。

7月1日,连先生顺利康复出院。这场历时25天的生命营救,不仅创造了医学奇迹,更为我省疑难危重脑肿瘤救治积累了“精准诊疗+多学科协作”的宝贵经验。“生命至上,我们永远与患者并肩作战。”这是医护团队对生命的承诺,也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