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肿瘤真菌防治研究获突破!江西省肿瘤医院连发两篇高质量文章

发布日期:2025-07-03 15:10:46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吕巧莉报道)近期,在廖万清院士工作站的支持下,由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许斌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连发两篇高质量文章,标志着该院在肿瘤真菌防治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2月,该研究团队以江西省肿瘤医院为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Research》(IF=16.6,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Fungal Influences on Cancer Initiation, Progression,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高水平综述文章,江西省肿瘤医院副研究员Hazrat Bilal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江西省肿瘤医院许斌和吕巧莉为通讯作者。

该综述系统梳理了目前关于真菌微生物群(mycobiota)如何在不同类型肿瘤及其治疗过程中影响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是该领域迄今最为全面的综述之一。

图  不同器官特异性癌症中的肿瘤内真菌群特征

本综述深入探讨了真菌在癌症生物学中的多重作用,并指出真菌群失调如何促使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真菌微生态的紊乱可导致慢性炎症、免疫抑制信号增强以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这些过程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包括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s)的招募、IL-17与IL-22通路的调控,以及天然免疫受体(如dectin家族和C型凝集素)的激活,最终共同促进肿瘤生长并帮助其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

2025年6月,该研究团队以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 《Redox Biology》(IF=11.9,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Caged-hypocrellin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duces chromatin remodeling and disrupts mitochondrial energy metabolism in multidrug-resistant Candida auris 》的原创性研究。江西省肿瘤医院许斌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院士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光动力抗菌疗法(aPDT)可通过重塑多药耐药真菌C. auris的三维基因组结构,进而扰乱其线粒体能量代谢,为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真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干预策略。

图  PDT处理后C. auris染色质结构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

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光敏剂处理C. auris,通过特殊染色,确定光敏剂对真菌的损伤部位,确定光敏剂不止靶向线粒体,对真菌染色质的影响也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结合Hi-C技术、RNA-seq转录组分析、以及关键基因敲除验证等方法,系统性地揭示了PDT诱导真菌细胞凋亡的分子应答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首个C. auris三维基因组图谱,分析PDT处理后A/B染色质区室、TADs(拓扑结构域)和染色质环的重塑情况,发现低剂量PDT仅诱导轻微拓扑调整,高剂量PDT则引发大规模的染色质结构重排;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大多位于能量代谢相关区域,尤其是QCR10、NDUFA5和MP等关键线粒体功能基因;通过对上述基因进行敲除,发现敲除菌生长缓慢,并能显著损伤线粒体膜电位、破坏胞内pH平衡,抑制ATP合成并影响致病等相关基因的表达。

据了解,该院廖万清院士工作站自组建以来,始终以赋能医院科研创新动能、精进临床诊疗水平、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核心导向,聚焦肿瘤真菌防治领域的流行病学调研、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解析、致病微生物分子机制阐明、疾病动物模型构建等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临床研究与基础转化研究,已取得系列阶段性进展。下一步,工作站将继续深化在科研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临床技术攻坚等维度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体系,持续推动医院在医教研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擘画医院学科建设与临床服务能力提升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许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江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主持江西省科技厅-省科技创新基地计划、江西省卫生健康科计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聚焦肿瘤防治相关研究以及真菌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致力于探索真菌在癌症启动、进展及治疗响应中的关键作用,在Cancer Research、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发表多篇论文。主编《The New Era of Fungal Infection Diagnosis》,副主编《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in Dermatovenereology Education: Bridging Theory and Practice》,副主译《肺癌筛查实践指南》。

吕巧莉:博士,副主任药师,中心实验室主任,“江西省高层次引进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江西省远航人才”。主攻肿瘤真菌防治相关研究、以及表观遗传介导肿瘤耐药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ancer Research、Cancer letter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报胶质瘤耐药检测靶点及抑制剂的应用等相关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Hazrat Bilal 博士,江西省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副研究员,医学微生物学博士,《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副主编,美国微生物学会成员,多个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审稿人。在Cancer Research、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16 篇 SCI 论文,他引820 次,H-index=15,19 篇论文入选 i10 指数,主持省科技厅项目。研究重点包括细菌和真菌病原体、抗菌药物耐药性,以及真菌在癌症中的致癌作用与免疫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