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娇 罗念平报道)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6日,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专科小组围绕“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的主题,为全院护理工作者精心组织了“寄思与信 心语传情——话生命之光”生命教育赋能护理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多维度的生命体验,引导护理工作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临床实践,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视角,帮助肿瘤患者实现“生如夏花之绚烂,逝若秋叶之静美”的生命旅程。

悠扬旋律探寻生命本质
在钢琴曲《生命礼赞》的悠扬旋律中,活动拉开帷幕。安宁疗护专科小组组长何风娥主持的"生命面对面工作坊",打破了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集体探讨生命的意义、回忆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瞬间以及绘制七彩人生卡面等体验式教学,引领参与者理解生命本质。

当护士小李含泪分享她少年时代的灰暗时期时,何风娥紧紧拥抱了她,在相互陪伴中滋养,认真体会亲人离开后养成的坚强品格。何风娥总结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既定标签,而在于自我书写——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谁!
笔尖诉情诠释四道人生
接下来的“笔尖的温度——给最思念的人写一封信”环节,参与者在寂静中提笔,把对亲人的感恩、未能说出口的遗憾与祝福诉诸纸上。当志愿者含泪朗诵这些未寄出的家书时,迟到的"对不起"和珍藏的"谢谢你"在空气中交织,生动诠释了健康生活的深层内涵——真正的生命完满在于及时表达情感,让每个灵魂在道谢中收获温暖,在道歉中得到解脱,在道爱中建立联结,在道别中学会释然。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个人情感的深度疗愈,更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聆听志愿故事珍惜当下时光
在“声音的共鸣——志愿者的故事”环节中,志愿者王娜分享了她作为社工照顾患者的真实经历。从患者仅需少量帮助,到逐渐依赖大部分帮助,直至完全依赖,她见证了生命的流逝。在一次次握紧的手与道谢声中,她领悟到:唯有全情活在当下,用微光照亮他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

志愿者王晓松讲述了过去一年经历的患者、朋友意外死亡事件,哽咽的声音让现场感受到深深的悲伤。她引用毕淑敏的话:“人活着的时候,可以抽一点时间,用最好的精力去思考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单程的,没有返程票,去过的人也不会回来告诉我们那个世界是怎样的。”引导参与者珍惜当下每一刻,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好好爱自己。
呼吸冥想开启身心疗愈

接下来是曹华华护士长设计的呼吸冥想课程,巧妙地融入了压力管理技巧,通过调节呼吸达到身心疗愈的效果。在柔和的音乐和光线中,参与者跟随引导,专注于呼吸:吸气时吸收外界能量,呼气时释放内心的压力。呼吸如同春风轻抚心灵,逐渐放松紧张的神经,唤醒自我对话的疗愈力量。这种身心平衡的理念,与宣传周“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主题高度契合。
诗歌朗诵凝聚温暖与希望
在活动的尾声,何风娥通过朗读诗歌《不管怎样》,诠释了生命修行的哲学。“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些我们深夜修改的护理方案、悄悄咽回的委屈……我相信每次自我修正,都是在给世界种一颗会发光的种子,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罗念平护士长的引领下,大家齐唱《明天会更好》,歌声凝聚成温暖与希望的洪流,象征安宁疗护团队携手前行的决心。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恰是宣传周 “健康生活” 理念的生动体现。
此次“话生命之光”活动,探讨了"疗愈者先自愈"的护理理念,将生死哲思转化为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使临床压力转变为成长动力,助力打造"生有尊严、逝有安宁"的肿瘤患者照护模式。江西省肿瘤医院将继续秉持"全人、全家、全队、全程"服务理念,通过生命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推动人文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落地生根,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