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健康科普

什么是室性早搏?有什么危害?

发布日期:2024-12-13 11:06:12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中的希氏束分叉以下的部位,即心室某些心肌细胞脱离窦房结领导,提前发出起搏电信号,导致心室提前收缩,扰乱正常心律的情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在心电图上,室性早搏表现为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之后会出现长的代偿间歇。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

有什么原因导致室性早搏呢?

室性早搏可能的病因包括多种因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脏结构异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1.心肌缺血: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导致心肌代谢紊乱和电生理异常,从而可能引发室性早搏。

2.电解质紊乱:钾、镁、钙等电解质在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电解质浓度失衡时,会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导致室性早搏。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或一些非心血管药物(如某些

抗生素、精神类药物等)具有心脏毒性,可能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

4.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结构的异常会改变心脏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增加室性早搏的发生风险。

5.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容易诱发室性早搏。

患者有什么症状呢?

室性早搏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表现,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心跳骤停感、乏力和晕厥等症状。若症状频繁出现或伴有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室性早搏有什么危害呢?

1.影响心脏功能 :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如果早搏次数非常多,甚至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导致心脏的扩大和心功能的减退。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使血压下降,危及生命。

2.引发心绞痛 :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出现异常的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有时可能放射至肩部或手臂。

3.导致心力衰竭 :频繁或持续性的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身体乏力以及水肿等症状。

4.产生晕厥 :室性早搏可能导致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现晕厥的症状。晕厥发生时,患者可能会短暂失去意识,摔倒在地,虽然意识通常会在半分钟内恢复,但晕厥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5.影响生活质量 :室性早搏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跳骤停感、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或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病情而焦虑不安,进一步加重病情。

6.增加猝死风险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或不适症状明显的患者来说,室性早搏可能增加猝死的风险。这类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综上所述,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其发生机制、症状、可能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于室性早搏,患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等,以增强体质和改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