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健康科普

高温天气,如何保护好肿瘤患者“生命线”?

发布日期:2024-09-06 16:20:35 浏览次数:

分享到:

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它具有安全、方便、创口小、感染率低等优点,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就是一条“生命线”。正确的观察以及维护导管,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降低置管并发症极为重要。

最近的江西,“秋老虎”仗势发威,全是高温连成片,导致很多PICC带管肿瘤患者贴膜下容易有汗液的存积和刺激,局部皮肤出现炎症、皮疹、难以忍受的瘙痒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穿刺点的红肿、渗液、化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此外,贴膜下出汗增多,容易导致导管固定不良,发生贴膜的卷边和松动,增加了PICC导管脱落和感染的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高温天气,该如何保护好肿瘤患者的“生命线”。

高温维护小妙招

1.室温舒适

保持室温调节室温24-26℃,注意开空调时忌对出风口。

2.适宜活动

高温天气减少户外运动及家务劳动,减少出汗,可在晨晚间气温稍低时进行适当的运动。

3.饮食饮水

进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4.正确沐浴

高温天气,出汗较多,可以适当增加沐浴的次数,但应避免盆浴、泡浴。可以使用专业防水保护套或其他物理的方法保护穿刺处,淋浴后,尽快去除保鲜膜,检查贴膜有无浸湿及出汗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来院维护。

5.自我护理

平时可以使用透气网套加固。每天至少观察局部穿刺点2次,查看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瘙痒及渗液、有无脓性分泌物等,查看贴膜下皮肤有红疹等过敏现象,切勿搔抓局部敷贴固定部位皮肤,观察贴膜是否固定妥当、干燥,如有任何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6.有针对性维护

按常规每7天维护一次,天气炎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根据个人的局部皮肤出汗或皮炎情况酌情缩短维护间隔时间。

居家维护“三动、三可、五禁止”

“三动”

手指运动

每个循环25-30次,每日2-3个循环

手腕运动

双手内旋、双手外旋、双手指交叉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旋转。每个循环25-30次,每日2-3个循环。

弹力球训练

握紧弹力球停顿1-2秒、放松弹力球。置管侧手臂可在不同体位下进行弹力球训练,每次15-20个,每日3次。

“三可”

可以沐浴:用保鲜膜在置管部位缠绕2~3周作为“临时袖套”,分别确保穿刺点和导管接头距离“袖套”边缘3~5cm,两端用胶带固定,并在沐浴时举起置管侧手臂,也可以使用专业防水保护套。

可以做一般家务:例如煮饭、洗碗、扫地。

可以做柔和运动:为促进血液循环,置管侧手臂可以做握拳、伸展等柔和的运动。

“五禁止”

严禁游泳、打球、抱小孩、拄拐杖,或者用置管侧手臂支撑起床;

禁止盆浴、泡浴;

严禁提5公斤以上重物;

禁止穿袖口过紧的上衣;

严禁在置管侧手臂测量血压。

自我观察

1.穿刺点持续渗血或渗液,脓性分泌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2.敷料污染,松脱。

3.感觉气短或胸痛。

4.导管体内部分滑出体外。

5.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或胳膊、颈部肿胀,臂围突然增大>2cm。

6.输液接头脱落。

7.有不明原因寒战、发热(体温>38 。C)的现象。

注意事项

1.不要在带管侧手臂测血压、扎止血带,以防血液返流造成导管堵塞;

2.当做CT和磁共振检查时,应提醒医务人员禁止在该导管上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耐高压PICC导管除外)。

3.PICC导管的自我观察和护理在PICC带管期间尤为重要,希望带管患者提升自我观察与护理的能力及意识,防止导管发生并发症及意外滑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撰稿:涂水珍    审核:蔡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