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媛报道)癌症一直是居民健康的巨大威胁。2021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主题是“关爱患者,共同抗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20年全球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每年约有40万儿童确诊癌症,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预期寿命增加,癌症将会更加常见。
目前,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脑癌、胰腺癌。许多人对于癌症不甚了解,往往会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得了癌症并不等于宣告死亡,部分癌症是可预防的,而部分癌症经治疗可以治愈或延长寿命。
要想科学抗击癌症,必须要预防先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诱发癌症的行为习惯有很多,如老喝滚烫水、蔬果吃得少、高油食物、嗜甜食、憋大便、熬夜、吸烟、嗜酒、缺乏运动、心态压抑。为了科学有效地预防癌症,应养成并长期保持以下良好习惯:保持健康体重,坚持运动、多坐少走,饮食均衡健康、少吃快餐,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品,控制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少吃盐,戒烟限酒,科学选择补品。
当前医疗技术的科研水平正不断提升,但人们对于癌症还存在着一定误区,对科学的防癌抗癌理念了解也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导致讳疾忌医、拒绝筛查等延误诊断和治疗的行为。面对癌症,公众应积极正确地面对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关爱患者,从走出认知误区开始。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信随着相关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社会抗击癌症将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