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报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革命先烈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写的书信,穿越时空与我们相遇。《红色家书》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让我久久心绪难平、泪水盈动。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的沟通方式(微信、QQ等)越来越多,几乎已经不会有人提笔写信了。我真的很有幸,今天能和《红色家书》相遇。在读它的过程中,每一封家书里饱含着的炽热情感都深深感动着自己,总觉得每一句话都会触碰到心底某个柔软的地方。
忘不了那一句“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这是钟志申同志英勇就义前写给哥哥的遗书,这种对革命理想舍生忘死的奉献,诉说着共产党人的忠诚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忘不了那一句“我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不须要找他们来营救我,帮助我,使他们为难。我自己甘心忍受……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的私产……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这是刘伯坚同志狱中给兄嫂写的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视死如归、廉洁奉公的精神,这让今天多少落马高官汗颜。他牺牲时年仅40岁。
忘不了那一句“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这是吉鸿昌写给妻子的遗书,在那个弥漫硝烟的年代,不知道还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大义放弃了自己的小家。
……
这些革命先烈的家书,让我们读懂那段炮火硝烟年代的历史。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信仰,变得无坚不摧,愿意为之去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热爱生命,他们牺牲生命,他们将生命转化成了一种崇高的信仰,让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当代,快餐文化席卷的社会,我们可能很多人已不知道何为信仰,曾经奋斗的初心是什么。
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红色家书》,在缅怀革命先烈同时,更多的可以找寻那或许已遗忘的初心。
不忘初心,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