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备份 -> 随笔故事 -> 正文

旧站栏目备份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

发布日期:2022-05-10 16:13:2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闫康鹏 敖琪报道)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腹外三病区与多科室协同合作,为一名多次行腹腔肿瘤切除术的高龄患者再次切除腹腔巨大肿瘤,过程可谓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好在医护团队配合默契、见招拆招,最终有惊无险地完成此次高难度手术,患者转危为安。

【辗转就医 绝处逢生】

一位面色倦怠,眼神忧虑,身形臃肿,腹部如孕八月的高龄刘奶奶在子女的搀扶下缓缓步入腹部外科诊室,轻低声问道:“医生啊,帮我看看我这病还能治吗?我还有救吗?”

江西省肿瘤医院腹外三病区饶华民主任在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刘奶奶今年73岁,分别于2015年、2019年在外院行腹腔肿瘤切除术,去年复发。刘奶奶之前考虑随自身年纪增大,身体机能也不断衰老,本想放弃治疗,但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不断挤压着腹部的脏器,增加身体的负担,难以忍受且已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四处寻医后慕名找到了饶华民主任

根据刘奶奶的病情,行内科治疗基本无效,且刘奶奶做过两次手术,肿瘤不断恶化以及腹腔解剖关系复杂多变都为手术带来了未知的变数,极大地增加手术的相关风险,这绝对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看着刘奶奶求生的渴望和子女充满希望的眼神,饶华民主任经过短暂的思索,与刘奶奶及家属深入沟通后,决定为其奋力一搏。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

【险象环生 精准手术】

完善相关检查后,饶华民、闫康鹏手术团队仔细研究刘奶奶的CT影像等资料,评估手术风险及难点;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充分讨论,评估刘奶奶的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力;与输血科协调手术备血,保证术中用血及时;与刘奶奶及家属反复沟通,最终确定手术方案。

尽管术前做好了多方面的考量,但术中的复杂程度仍然超出了预料。术中见肿瘤如磐石般固定,向腹腔膨胀性生长,将腹腔脏器向右侧及下方挤压,乙状结肠如蟒蛇缠绕猎物般紧紧捆缚肿瘤,乙状结肠及左结肠肠系膜分出无数滋养血管供应肿瘤,肿瘤表面血管粗大、充血,触之易出血,而腹膜后的血管及脏器根本无法探查。

由于肿瘤与后腹膜关系致密且固定,术前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的手术方案都无法顺利实施,饶华民主任术中请经验丰富的肝肿瘤科周存才主任协助诊治,再次根据术中肿瘤情况及影像学表现,决定采取上方入路进入腹膜后层面进行肿瘤切除,在游离到左肾下极的层面,肿瘤变得更加致密,侵犯腹膜后肌肉及组织,累及左侧髂总动静脉,两位主任凭着多年经验及手术技巧,手术刀在髂血管上方层面步步为营,小心的解剖并游离肿瘤。

然而,就在肿瘤完全游离切除之际,意外发生了,腹腔内突然涌出大量血液,刘奶奶血压持续下降。饶华民主任眼疾手快,下意识的用纱布快速填塞压迫止血,麻醉科肖华平主任有条不紊的指挥着手术室护理团队快速补液、升压、输血,将刘奶奶生命状态迅速调整到平稳后,寻找出血点,最终在左侧髂总静脉裸区下段可见长约1cm的纵行裂口。

如何缝合修补血管裂口又是一个难题。手术团队经短暂交流后,决定阻断带阻断做髂总动脉,减少左下肢血流,于左髂总静脉裂口上下缘分别用手指压迫阻断血流,利用短暂的血流控制间隙进行血管缝合修补。最后,在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以及输血科的通力配合下,患者转危为安,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恢复治疗。

【仁心仁术 终获新生】

术后两天,刘奶奶生命体征平稳,并可少量进食,遂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天晴日明,花香四溢。目前,刘奶奶身心平稳,术后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刘奶奶及家属由衷地感谢省肿瘤医院专业团队的协同配合,感谢腹外三病区医护精心照料,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腹外三病区饶华民主任表示,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希望该模式可以为更多的患者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面对危急重症患者,面对罕见疑难复杂病例,江西省肿瘤医院腹外三病区全体医护努力提高自身的医护水平,齐心协力,恪职坚守,默默履行健康卫士的职责,守护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