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翱报道)5月19日下午,江西省肿瘤医院举办“牢记嘱托担使命、知责履职奋青春”主题团课,院党委书记温晓明主讲,党委副书记李金高主持。全院青年、团员代表共130余人参加学习。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也积极参加了此次学习。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进步则国进步。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代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困惑及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青年应牢记党的教诲,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2022年2月28日,在意外摔伤后一个多月,我便撑着拐杖返回了工作岗位。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是作为承重骨的距骨挫伤,恢复时间长,医生嘱咐需卧床休息禁止负重。但科室护士“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多患者需要做检查,我休息护士长就要顶上我的工作,其他姐妹也要加班加点,想到这些我不顾科主任、护士长的劝阻,坚持在一线岗位。为了科室繁忙的日常工作,我忍着疼痛每天撑着拐杖坚持上班,脚踝因为长期低位回流受阻,距骨负重,肿胀愈发明显,复查磁共振检查提示:骨挫伤、左足距骨骨髓水肿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但我并没有退缩,在注射室岗位上耐心细致的为每一位患者穿刺血管、指导检查注意事项。轻伤不下火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展现一名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3月中旬,一夜之间疫情扑面而来,我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核酸采样支援,科室领导考虑到我的伤势,极力劝阻,我便勉强同意并坚守在科室一线岗位。
4月14日,一名住院患者做完增强CT检查后被查出核酸阳性,是我为这名患者穿刺的静脉留置针,我成为密接人员,我6岁的儿子、70岁的老父亲、娃他爸都被列为次密接人员,我们都按防控要求进行医学集中隔离观察。
4月25日,医院接上级通知,各科室需调派一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方舱医院,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援沪,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有责任和义务与上海人民共克时艰,为打赢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先锋,放飞青春梦想,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抗疫一线冲锋在前、守护健康,在为医院的发展、为患者的健康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