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旧站栏目备份

肿瘤患者是否还有生育机会

发布日期:2015-03-18 16:48:48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郑智报道)根据2014年4月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平均每天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在目前肿瘤治疗中,只有少部分早期肿瘤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而对于大部分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近二十年肿瘤治疗学的发展,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放化治疗也同样给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带来损伤,对于年轻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肿瘤患者,不仅希望通过治疗获得很好的生存期,也同时希望保存生育能力。在欧美国家,为癌症患者保存生育力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当中的常规环节,而在我国,很多肿瘤治疗专家认同这一观点。总的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如下几大类:

精子冷冻

在人工生育上,目前冷冻精子的技术较为成熟,因为精子在人工冷冻、解冻和人工受精过程中成活率较高,男性肿瘤患者可在放化疗前进行冷冻精子保存,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获得后代。

卵子冷冻

卵子冷冻又称雪藏卵子,对于需要保存生育能力的女性肿瘤患者来说,要求在放化疗开始前为患者进行超促排卵治疗,待卵泡发育成熟,再通过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的方式将卵泡中的卵子取出并进行冷冻。但是,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至少1个月的时间,而且肿瘤患者往往不适宜使用超促排卵药物,所以这一方法对她们来说缺乏可行性;再者,即使能够完成超促排卵以及取卵,每次能够获取的真正可用的卵子往往不超过10枚,因此患者通过这一方法成功怀孕的几率不超过2%。并且,由于女性卵细胞个体较大,非常脆弱,容易在解冻中遭到破坏,所以冷冻卵子的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即使可以冷冻、复苏、形成授精卵,胚胎,但胚胎真正长成可以生存的健康孩子几率较低,安全性无法评估。2012年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冷冻卵婴儿,尚缺乏远期观察。

胚胎冷冻

胚胎冷冻与卵子冷冻在操作上唯一的不同是前者需要有男性精子对癌症患者的卵子进行授精。这就要求癌症患者必须是已婚妇女。因此,虽然冷冻胚胎的存活率高于冷冻的卵子,但这一方法除了因袭卵子冷冻本身的问题以外,更加有社会学上的不可普适性。

卵巢皮质冷冻保存

卵巢皮质冷冻保存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癌症患者来说最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相对最安全的生育力保存方法。

育龄女性的卵巢大小约为4*3*1cm,分为外层的皮质和内层的髓质。卵巢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卵泡,每个卵泡包含1枚卵细胞以及环绕在周围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卵细胞成熟后排卵,经过受精就会发育成胚胎;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则分泌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的性激素。卵泡是每个女性的一份不可再生财产,只有取出,而没有再生。虽然每个月只排出1枚卵子,但实际上每个月都有一批小卵泡一起开始发育,没有排卵者则走向闭锁和凋亡。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大,卵巢中的卵泡数迅速减少,而且30岁之后,卵泡的耗竭进一步加速,35岁后的卵泡耗竭明显比35岁之前的要快。所以,对癌症患者来说,年龄越大,放化疗后卵巢功能丧失的风险越高;年龄越轻,生育力保存的措施采取得越早,能够保留的卵泡资源就越多。

对于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只需要花费1天的时间,即可完成整个卵巢皮质的获取过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医生在患者下腹正中做一个长约4cm的横行小切口,将卵巢牵引到盆腔外,在显微镜下精细地取出卵巢皮质薄层组织,并在显微镜下将皮质组织修剪成大小约10×10×0.5mm的薄片,然后使用玻璃化冷冻的方法快速地将它们冷冻保存起来。玻璃化冷冻是目前保存胚胎以及卵子最为可靠的方法,它是通过快速降温,在低温下使液体到固体的转变在瞬间完成,没有冰晶的形成并且坚固性类似一种胶粘玻璃状态。通过这一技术,冷冻-解冻之后,损失的卵泡通常不超过10%。并且也不会耽误肿瘤治疗。待患者从癌症中康复过来,她只需要再接受1次全麻的手术,医生切开原来的下腹手术疤痕进入盆腔,将解冻复苏的卵巢皮质片缝接到原来的卵巢上,她就有望自然受孕。

早在2004年,已经有比利时的医疗机构报道,146名癌症患者冷冻保存了自己的卵巢组织。截至2011年为止,世界上共有12名肿瘤患者(包括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尤文肉瘤、乳腺癌、镰形红细胞病等)在战胜病魔后接受了卵巢组织解冻移植,她们在术后3-5个月自然地恢复了月经来潮,并在术后1-2年在没有接受任何辅助生育技术治疗的情况下,完全自然地怀孕,并一共诞下17个健康的婴儿,个别患者甚至生下了3个孩子。

冷冻保存的卵巢组织功能的维持时间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各异而有所不同,大致在1-6年不等。每次解冻移植通常只复苏患者的部分卵巢组织片,如果第一次移植的卵巢组织功能耗竭,只需要再次解冻余下的卵巢组织并再次移植,就可继续获得天然的卵巢激素和自然的受孕机会。

如果癌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盆腔或输卵管的病变,或是由于丈夫患有少、弱、畸精子症等疾病,从而影响自然受孕,则借助辅助生育技术,患者夫妇同样可以实现生儿育女的梦想。对这些患者来说,虽然卵巢移植之后,她们仍然不能用最自然的方法怀孕,但重建的卵巢所分泌的性激素,对维持她们的身心健康而言,仍然是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为了证实卵巢皮质冷冻保存应用在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世界知名的生育力保存专家,丹麦的C.Y.Anderson教授团队,曾联合资深的病理学家对62名恶性肿瘤患者的卵巢皮质薄片进行过仔细的观察。结果显示,62人中,只有1名已经出现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卵巢皮质中可以看到恶性肿瘤细胞,而在其他61人的卵巢皮质里,专家们并未观察到肿瘤细胞的踪影。Anderson教授的研究表明,在白血病等侵袭性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如果先进行一两次一线的化疗来降低恶性肿瘤浸润卵巢的风险,之后再进行卵巢组织的获取以及冷冻保存,同样可以挽救不少的始基卵泡。

2012年,中山六院生殖中心完成了中国首例同卵双胞胎卵巢组织移植以及冷冻保存,为中国癌症患者进行卵巢皮质冷冻保存以及解冻移植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保存生育能力,传承生命希望对肿瘤患者而不再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