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郑智和Timothy Iveson 教授合影)
(郑智 英普乐孚 崔文浩报道)对III期以及具有高危因素的II期结肠癌患者进行以奥沙利铂和5-FU药物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已成为共识,但奥沙利铂药物主要副作用是累积性的,并不可逆转的神经毒性,严重限制了药物的使用剂量。如何保证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是否能选择较短的化疗周期使病人获得更好的疾病恢复,成为了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1日下午的2015年ASCO的胃肠肿瘤专场中,来自英国的Timothy Iveson 团队进行的SCOT研究获得了关注,研究选取了从2008年5月至2013年11月的6个国家,237个医学的6087例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5岁,病理分期为III期和高危因素的II期(HR),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OxMdG(FOLFOX)和XELOX。在研究中,病例随机分为接受3个月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接受6个月术后辅助化疗组,用NCI-CTCAE评价化疗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EORTC QLQ-C30/EQ-5D生活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GOG-Ntx4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毒性反应。结果中有31例患者因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出现死亡,16%的患者因为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没有完成3个月的术后辅助化疗。接受6个月化疗组患者的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3个月化疗患者(56%vs24%),而且这种神经毒性反应在化疗患者中持续存在,在接受治疗后1年时更明显,且维生素B12对这种神经毒性反应治疗意义不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第4至6月时出现明显的健康状况恶化和抑郁。在治疗结束后1年,3月化疗组较6月化疗组患者有更好的健康状态。在3年的无病进展期(DFS)方面,3月化疗组的无病进展期(DFS)较6月化疗组有个非劣效性的2.5%降低,风险度HR:1.12。因此,如何使用更短的化疗疗程,在更好的疗效,更好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态之间获得一个很好的平衡,仍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