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倩倩报道)2020年9月15日,对江西省肿瘤医院特需病房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而言都无比的伤心难过,因为亲如家人的患者莉姐离开了我们,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莉姐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41岁的她温柔善良,乐观坚强,虽然她十分害怕打针,但她一次又一次勇敢面对治疗,与病魔作斗争。在她治疗的这段时间,她的父母对她细心照顾,她和爱人惺惺相惜,她也和特需病房的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医师节她会给医生们送上鲜花表达着节日的祝福,护士节她会快递给护士们马蹄莲和蝴蝶兰,让护士们度过不一样的护士节。而医护人员也给予她无限的爱和关心,给她做好吃的肉包子,给她带家乡的美食。知道她喜欢植物,她住的房间总有鲜花和绿植,永远春意盎然。
她的病情进展迅速,她已经忘记了家人的名字,却还记得给她治疗的医护人员。就在她的血小板只有7个单位的时候,口鼻大量出血的她被医护人员硬生生的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所有人都不愿放弃任何一次挽救她的机会。
她是如此的善良,她会在深夜给值班的护士送上牛奶和面包;她会把朋友送给她的水果分享给大家;甚至连谁感冒了,她都一清二楚。她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是如此的伟大,在她得知疾病无力回天时,她作了一个重大而又坚定的决定——捐献遗体器官。她用生命的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她说捐赠遗体,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医学能攻克癌症。她的无私令人敬佩。
莉姐的心中是不舍的,她选择了在大家刚上班的时候离开,我想,她是为了与所有人作最后的告别。看着她的父母伤心欲绝,看着她的爱人痛哭流涕,看着她的家人万般不舍,我们除了安慰,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莉姐病危的那些日子,大家有好多话想对她说,可是看着她陷入昏迷中不知道如何开口,于是大家决定用文字的形式,把与莉姐的美好回忆一一写了出来。
护士万树芳给莉姐的信中是这样写道:“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很有少女心,积极乐观,温柔又阳光,在我知道你年龄的时候,我对你少女心爆棚的状态更为诧异。我想,你一定是热爱生活,且生活美满幸福的。总之,第一次,你就让我印象深刻。那时侯交接班,推开门,就能看到你和姐夫一人手捧一本书,津津乐道的读着,我想,岁月静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在你身上,我们总是能感受到美好。渐渐的,我们越来越熟悉了。我注意到,其实,你特别怕疼。每次打针都特别怕,但每次你都坚持下来了,你一次又一次勇敢的面对治疗,克服害怕的疼痛,坚持配合完成每一次治疗,我们也都期待着,你会有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
护士冷霞回忆与你第一次见面,因治疗副作用满脸痘痘的你,却展露出灿烂的笑容,你那平易近人的性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慢慢的我们越走越近,成为了朋友,我们还一起参加了科室组织的生日会,为我们医护患6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我现在都记得你抱着桶子的模样,笑的是那样的天真无邪,那个笑容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随着治疗的继续,化疗后的你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很重,看着平时生龙活虎的你像霜打了茄子一样躺在病床上,脸上毫无血色,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那天,我走进你的房间,你抓着我的手说:“冷冷,我看你朋友圈发了包子的照片,我想吃,你能帮我做吗?”看着你煞白的脸庞,看着你渴望的眼神,那楚楚可怜的模样,让我不忍拒绝,满口答应了你的要求,并对你承诺,第二天早上一定让你吃到热腾腾的包子。你不知道,三点下班后的我顾不上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跑到超市买材料,购置完后马不停蹄的赶回家,顾不上满身汗水,赶忙开工,忙活完后已经是晚上七点了,饥肠辘辘的肚子都已经开始抗议了,我才反应过来自己晚饭都没吃。第二天我大早便起来蒸包子,打包带到科里,但是你还没醒,我为了不打扰你睡觉便挂在门上,给你发了个信息,没过多久我便看到你拿着吃了一半的包子来到护士站对我说:“冷冷,你做的包子真好吃,还有你家的哨子也好吃,我都吃了好几个。”听到你的话看到你的笑容,我内心无比开心。
护士肖苏萍告诉我们,莉姐病情每况愈下,以至于下床都很艰难,但是她仍然坚持要下床如厕,她的父亲很高大,每每这个时候,扶着她下床时她会感觉更痛,于是我叫她双手抱住我的脖子,我再环抱住她的腰,她的身子趴在我身上,我仿佛感觉自己的手上抱着一个易碎的精致瓷娃娃,小心翼翼,我们步调一致慢慢挪向座便器,似乎这种方式很奏效,她不再疼痛、不再疾呼,我感觉这个办法很好,对她而言,我用这种教课书上没有的方法满足了她对于尊严的需求。
我把她们写给你的信都录成了音频,放在你的耳边慢慢播放,我知道你一定能听见,我也知道你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你的爱和不舍。
画了妆的你真的很美,你沉睡的像个婴儿一样,愿天堂再无疾病,再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