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梁报道)“何主任,您在科里吗?我父亲想见您一面”“好的,我马上下来”。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放疗科何志坚主任刚接到了一位鼻咽癌患者家属打来的电话,便立即来到了头放三病区。
患者夏大叔58岁,于2008年诊断为鼻咽癌,曾经是何主任经管的病人,在十多年前就接受了放化疗,近期因为进食困难而来院检查,医生告知需要行胃造瘘来解决进食困难等问题。但患者强烈拒绝,对所有的治疗都充满恐惧。家属打电话目的是想让何主任劝劝他的父亲,尽早接受胃造瘘手术。
因夏大叔不能讲话,和何主任的沟通交流只能靠书写来完成。多年的相处,大叔特别信任何主任,何主任告知其胃造瘘手术的目的,而且对身体的创伤性比较小,如不能解决进食的问题营养状况会非常差。大叔对何主任的劝导连连点头,解释了近两个小时后终于答应行胃造瘘手术,家属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停的说着感谢何主任的帮忙。
两小时的“纸条书写”饱含了患者对医者的信任。患者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不仅是对医者技术的信任,更是对医者人格的尊重。作为救死扶伤的医者,最需要的就是患者的这份信任和尊重。面对患者这份信任和尊重,医者会被深深感动,会用高度责任心服务患者,精心医治患者,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