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昆报道)2020年,江西省肿瘤医院淋巴血液肿瘤科团队走过不平凡的一年,各项医疗指标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淋巴血液肿瘤科的核心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收治病人数从2018年的6例到2019年16例,再到2020年的22例,实现了三年翻三番。这些成绩,得益于科室学科带头人双跃荣主任注重学科医疗核心技术、注重新技术引进与创新发展、注重医护人才队伍培养,得益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国家肿瘤疑难病症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扶持。
2018年之前,造血干细胞分离设备缺乏,双跃荣带领学科团队利用生物细胞试验室设备,克服设备陈旧、故障频发等各种困难,齐心协力,勇担当敢作为,独立完成了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救治了多例淋巴血液肿瘤患者并获得长期生存。正是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持钻研这项核心技术,先后派出多批次骨干医生、护士赴国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2018年,恰逢医院获得国家肿瘤疑难病症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双跃荣果断决策,及时申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项目支持,成立科室工作小组,带领李午平、易昆、彭志强、黄燕、杨桂梅、章玉英等团队成员,考察、调研、评估兄弟单位设备设施,并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医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极力推进项目落地、设备招投标,2019年初造血干细胞移植设备全部到位。
设备到位后,一方面,科室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送去培训,另一方面加紧设备安装调试。2019年6月,设备正式投入使用,首次尝试在一个工作日完成2位患者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了过去不可能的任务。邓柯、陈婷婷明确分工,完成2位患者造血干细胞采集、分装、冷冻、保存。采集效率明显提高,时间大幅缩短,患者痛苦明显减少,大大节约了患者等候时间及医疗费用。同时,不停钻研设备新功能,首次完成了免疫疗法——CART细胞的分离采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如火如荼,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嵌合修饰T细胞的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这种个体化治疗,在各种肿瘤中的治疗效果让大家眼前一亮,个体化免疫疗法的应用前景广泛。2019-2020年两年内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及CART细胞采集共计50余例。科室将利用这个平台,与兄弟科室开展免疫治疗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随着全新移植病房投入使用,从造血干细胞采集、分装、冻存,再到层流病房使用、人员、设备及流程优化,医护人员分工明确、训练有素、技术成熟。2020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驶入发展快车道,移植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