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燕燕报道)3月16日下午,江西省肿瘤医院静脉输液置管门诊成功为一位上腔静脉压迫的患者行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PICC置管术,为患者解决了输液难题。
詹大叔是一位肺癌伴上腔静脉压迫的患者,由于无法经上肢输液,长期的输液治疗导致下肢外周静脉血管也严重受损,如今每日的输液成了一道难题,深深地困扰着患者和家属。经科室医护人员共同评估后,患者同意经下肢置入一根PICC导管,带着忐忑和焦虑来到了静脉输液置管室。
静疗专科护士汪华萍、杨利霞利用超声查看了患者血管情况,血管直径符合置管要求,但股静脉靠近腹股沟区域,既不利于患者的日常活动,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为了提高患者后期的带管质量,改善其舒适度,两位护士决定通过建立皮下隧道的方法,将导管出口由腹股沟区域转移至大腿部中段,起到了一个天然屏障的作用。
隧道式PICC置管相较于超声引导下常规PICC置管操作更为复杂,对置管侧肢体的消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否在患者大腿中段顺利建立起皮下隧道,是这台隧道式PICC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专科护士杨利霞凭借娴熟的技能,从穿刺、隧道的测量、建立、送管、心电定位等一气呵成,整个置管过程非常顺利。“太感谢你们了,我终于不用害怕打针了”“为你们高超的专业技能点赞”,患者及家属满面笑容地说道。
自2019年成功开展隧道式PICC置管以来,静脉置管室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专注于突破与创新,为输液困难的患者们解决了疑难问题,畅通了他们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