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静报道)10月14日下午,江西省肿瘤医院静脉置管室再次为一位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邹大姐在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成功置入PICC导管。
中西医结合科的邹大姐血管条件极差,严重耽误了其治疗进度。李艳春护士长打电话和置管室汪华萍护士沟通,得知该患者入院时就自行去了置管室咨询置管的事情,评估后发现患者双上肢静脉都特别的细,达不到置管条件。李艳春护士长提出,可否在股静脉上行置管术?汪华萍护士立刻说到,可以考虑行隧道式PICC置管。
隧道式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PICC的区别是:通过建立一个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更有利的位置。如预置管静脉管径过小、血管解剖位置不佳、皮肤极度松弛等因素,导致许多患者不能顺利地置入PICC或置入后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风险过高,而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邹大姐在护士的陪同下来到了置管室,汪华萍护士对其整体情况和血管情况进行了评估,选择在右侧大腿内经股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汪华萍护士技术娴熟,过程很顺利,成功置入导管。
邹大姐回到病房后,拉着李艳春护士长的手说:“真的太感谢你们医院,太感谢你们了,我本以为我因为自身血管的原因而不能再继续治疗下去,没想到,在我绝望的时候,你们又为我燃起了希望,为我搭建了生命的桥梁,有你们在,我什么都不会再害怕了,我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