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备份 -> 随笔故事 -> 正文

旧站栏目备份

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预防针刺伤

发布日期:2018-06-04 15:55:33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刘琳菲报道)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被针扎过的护士是不存在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被针刺伤的情景。

那是我还是个实习生,在处理用物的时候不小心被肌肉注射用后的针头扎伤。旁边的一位老师对我说“没事儿,扎着扎着你就习惯了,我实习的时候也很紧张,但扎了这么多年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你快去用水冲一下,然后拿碘伏消消毒就行了。”它是件“小事”,这就是我对针刺伤的第一印象。

然而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于针刺伤的看法。一天,有一位梅毒阳性的躁动患者需要抽血,2名护士一同进行操作,一人负责抽血,一人负责按住患者。操作本来进行的很顺利,但在拔针的时候,针头一晃顺势扎在负责按压的护士手上。因为针刺伤极大可能会诱发感染,所以我的同事事后连续打了一个月的青霉素,那一整个月我们天天都在听她喊屁股疼,并且每日沉浸在担心梅毒感染的焦虑中。所幸后续没有出现感染症状,这时才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这样的事屡见不鲜。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有八成护士受到过针刺伤害,全世界每30秒便有1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打开百度搜索,你能看到“我是护士,不小心被病人的针扎到了,怎么办?”“我刚毕业,就遇到了想转行的烦心事,被乙肝患者的针扎到手”,类似这样的问题显示高达240万条。打开中国知网,关于针刺伤的研究就有3668篇。多么惊心骇目的数字啊!这些数据足以警示我们针刺伤随时都可能发生,预防针刺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多么重要。

近年来,职业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医院反反复复给我们培训,不能图方便,养成不好的操作习惯,要给大家心里埋下一颗种子,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同样又是一次抽血,在我值班的时候来了一位急诊患者,我像平常一样戴好橡胶手套为患者进行采血,抽血完毕后将针头直接扔进一次性锐器盒,以免二次处理。第二天上班得知,这名患者是位HIV患者,并且已经放弃治疗。听到这个消息,我一瞬间又庆幸又害怕,我曾与死神离得那么近,如果没有戴手套,如果我没有妥善处理锐器盒,一不小心发生了针刺伤,那么我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数不尽的案例,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平安健康,治病救人首先得自己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预防针刺伤,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时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