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叶 游骁翔报道)这是一盆绿萝,一直放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肿瘤科医生办公室的桌子上。绿萝的主人,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年轻老病人。说他年轻,是因为三年前他刚刚考上研究生还来不及报道,却因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被拒之研究生门外,当时的他只有25岁。而之所以说他是老病人,是因为三年后的今天,二十多岁的他已经先后七次入住肝肿瘤科,接受了手术、介入等七次住院治疗。
科室年轻医生游骁翔是他的经管医生,由于年纪相仿,加上他研究生的身份,游医生对他比较同情,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了能与他建立更好的信任关系,游医生主动与他沟通,每天三次查房,都主动和他聊天、谈心。查体时,游医生每次都尽量动作轻柔,尽量减少他因为高度腹水而引起的腹胀和不适。为了减轻经济上的压力,科室还举行了爱心捐款,虽然钱不多,但都是医护人员的一份心意;为了缓解他对疾病的恐惧,游医生和上级医生经常鼓励他,经常举一些先进的、成功的病例,减轻他对疾病的恐惧;为了能在实质上对他有所帮助,游医生和责任护士,经常在他不便时帮助他买饭、打水;为了能与他更好的交流,游医生还添加了他的微信,关注了他的朋友圈,并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回复他在微信上询问的疾病问题。
有一年冬天,游医生值夜班,病房里很忙,忙的以至于他都不记得有没有吃晚饭。当时大概是晚上8点多,游医生正在电脑前打病历,这是,这位25岁的老病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走到游医生面前,轻轻的叫了声“游医生”,羞涩的说:“游医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估计你没吃饭,给你买了一碗馄饨,趁热吃吧!”简短的几句话,让血气方刚、平时对情感并不敏锐的游医生瞬间感动!事后,游医生说,那一瞬间一种酸酸涩涩的味道在他喉咙弥漫开来!他真真切切的被这个同龄的男孩、这个善解人意的老病人、这个一辈子都可能没有机会踏进研究生门槛的可怜病人感动了!
医生办公室桌子上的那盆绿萝就是这位病人最后一次出院,送给全科医护人员的礼物。当时还相约等他下一次来住院的时候,他一定要给医护人员带他家自己种的最甜最甜的橙子,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发生了电影里的桥段。出院后的半个月,因为病情的急剧变化,他微信上最后一次朋友圈更新是:“谢谢你们的陪伴,谢谢你们的鼓励,谢谢!”看到这些,游医生敏感的猜到他可能离开了人世,默默为他流泪了!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写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肝癌患者目前普遍治疗效果不佳的状态,一句安慰、一句鼓励、或者是一个拥抱,都对患者能够起到手术、抗癌药物所达不到的治疗效果。而我们的每一次付出,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人间真情和感动,让他们在弥留之际保留一份人格的尊严。
行医路上,因为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和医患之间信任的缺乏,我们都曾经迷茫过,部分医护人员甚至丧失了对行医这条路的坚持,而后悔自己踏上了行医这条路。但是,治疗了这么多晚期病人之后,我们体会到了作为医生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份自豪感、成就感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体会得到的。
小善之后必有大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就是传说中理想的医患关系吧!愿我们携手同行,在行医路上给病人更多的“小善大爱”!因为,小善背后必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