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俊报道)清铃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直径0.3-0.9mm不等,用时可将针体揿入皮下,属于微型针灸针,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可长久留针。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多个临床科室均引进了此项目,达到中西结合治疗的良好效果。
据该院中医科专家介绍,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揿针有以下特点:1、因针体直径极细、针长极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故治疗时特别安全。2、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极其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故皮下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3、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该院引进此新治疗项目后,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对于肿瘤患者经常出现的失眠、抑郁、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疼痛、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起到了神奇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