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俊报道)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而“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也是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将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草药敷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上,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根治疾病的目的。
7月17日,江西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工作。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了解、使用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该院开通了快捷、便利的预约流程,使广大患者、群众都能在炎炎夏季为身体做一次保健。
“三伏贴”的治疗原理一是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二是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三是节气作用:“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机制体现 “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