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叶报道)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专科的细化,肿瘤、造口伤口、静疗及营养等十多个领域的专科护士脱颖而出。这些专科护士工作不再局限于责任制整体护理包干本科室的部分病人,而是全科、全院甚至全省资源共享。专科护士具有帮助本科、本院甚至省内外患者解决本领域的专科问题责任,这就是——护理会诊。通过护理会诊,实现患者便捷、安全及利益最大化;实现护理专科、质量及安全最大化。
江西省肿瘤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有床位1650张。有急诊、心理、营养、疼痛、静脉血栓等10多个领域的专科护士53 名。其中,静疗专科、心理及造口伤口专科均开设了护理门诊,各门诊除有1-2名专职专科护士坐诊外,每周一至周五均有临床专科护士轮流坐诊。同时,医院成立了10个专科小组,组员由各临床科室专科护士或有兴趣的高年资护士组成。确保了每个临床科室各专科小组均有1名护士负责该领域工作。
护理部层面:制定了护理会诊制度,要求全院护士务必认真执行、落实。如所有护理会诊需开出医嘱,统一用标准的“护理会诊单”。请求会诊科室需在会诊单上填写患者信息、简要病史、护理措施、会诊目的、是否急会诊、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请求会诊科室、时间及护士长签名;被邀请会诊专科护士需认真查阅患者病历、查看患者病情后,运用前沿专科知识给予护理指导,并在会诊单中详细记录会诊意见,签名、签时间。会诊单原件务必进病历存档。护理会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也就是说,负责会诊的专科护士,除当天会诊外,对会诊意见的落实及患者后续的效果务必跟踪、指导。由于护理专科门诊及临床科室均实行了绩效考核,因此,会诊科室需划拨会诊费用给会诊专科门诊或临床科室,体现了专科护士价值。
申请会诊科室:如遇到专科难以把握或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室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由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护士长检查后向相应专科门诊或专科小组提出会诊申请,如大型会诊需向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由护理部组织各领域的专科护士共同前往会诊。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有关病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被邀请专科护士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责任护士对提出的会诊意见,简要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并及时组织实施,观察护理效果。
会诊专科护士所在门诊或科室:接到会诊申请电话后,专科护士门诊会安排当天坐诊护士会诊。如果是急会诊,专科护士需立即前往,如果是普通会诊,24小时内(一般是当天下午下班前)完成。如果专科护士是在临床科室,则科室护士长一般会安排上白班,以便做好本科室该专科的质量管理和质控自查,同时随时接待其他科室的护理会诊。既协助了本科室护士长管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又能提高科室知名度、帮助其他科室,同时也为科室增加了收入。
远程护理会诊:护理部在接到省内其他医疗单位会诊申请后,会安排相关专业领域的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接诊。会诊方式有电话会诊、微信会诊及上门会诊。
由于肿瘤医院中晚期患者较多,因此危重患者及临终患者较多。同时,由于肿瘤患者本身以及放、化疗等治疗带来的疼痛、恶心、呕吐、营养不良、心理抑郁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因此,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的安宁疗护、症状管理及个性化护理,解决患者住院期间所面临的各种护理问题,是肿瘤专业人员迫在眉睫的任务。而护理会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对病人而言,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对专科护士而言,拓宽了专业领域视野,提高了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专业上得到了提升; 对科室而言,解决了疑难护理问题,促进了学术交流,保证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医院而言,加强了院间、科间协作,强化了护理技术及专科互补,提高了护理资源利用率。如今,护理会诊在该院形成常态化,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