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备份 -> 随笔故事 -> 正文

旧站栏目备份

省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岚在北京2018CCR会议做精彩报告

发布日期:2018-11-13 15:57:03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曾乔报道)2018年11月7日至11日,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8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和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一万五千余名放射界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江西省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岚应邀在大会上进行乳腺影像专题报告。

刘岚主任业务能力突出,先后担任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江西省放射学会常委、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江西省整合医学放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放射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同时也是江西省医学影像质控中心“江西省中青年医师走基层学术巡讲”系列活动授课专家,学术水平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肯定。

刘岚主任此次报告题目为“mDIXON-Quant 技术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性分析和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定量评估中的应用”。她介绍了磁共振定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通过应用某些特殊序列可以测量组织和病变的特性值。mDixon-quant技术就是磁共振定量技术的一种,其对传统DIXON技术进行了改进,简单易行、可重复性高,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提升图像采集速度。目前mDixon-quant在科研上应用比较多的是在肝脏、胰腺、心脏、骨髓、肾脏等领域,但用于乳腺癌的文献极少,刘岚主任带领的团队把它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检查,快速、准确得出FF(脂肪分数)、T2*、R2*等多个定量参数,了解各定量参数反映的病变内微观结构异质性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并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来判断肝脏损伤的程度,从而合理调整化疗、内分泌方案、避开对肝脏有重大毒副作用的化疗、内分泌药物。

刘岚主任介绍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现在被认为是影响乳腺癌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乳腺癌组织学级别越高,越容易早期治疗失败;组织学级别越高,患者总的生存率越低,预后越差,往往需要进行更激进的辅助治疗。但组织学分级往往是在术后病理切片上进行的,不能在术前即提供肿瘤的分级情况以帮助更合理地选择新辅助治疗方案。如果能用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在术前就预估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就可以指导临床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报告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各位专家及同仁们都纷纷表示刘岚主任的报告立题新颖,思路清晰,设计合理,实用可行,完全符合大会“创新、包容、开放”的主题精神,国内还没有人研究这个领域,听完之后受益颇多,以后也可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此课题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