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学森 李佳美报道)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心肌损伤时释放到外周血中并被检测到的蛋白质类和酶类物质。该类物质的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的疾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危险分层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目前检验科开展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有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
肌红蛋白(Mb)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蛋白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与心肌中,是一个灵敏度高但非特异的诊断指标。Mb诊断AMI时,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排除引起血清Mb增高的其他因素(如心肌炎、肌炎、急性感染、严重休克、创伤等),并与其它特异性标志物联合检测加以证实,以防误诊。
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十分敏感和特异的AMI标志物,正常情况下血清中浓度非常低,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可快速持续释放入血,使得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在损伤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升高,浓度可达正常情况数十至数百倍。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肌酸激酶的一种同工酶,是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指标,既可以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但是其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液中蛋氨酸转甲基反应后的一种中间产物。血清HCY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的范围越广,升高的HCY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又一良好指标。
综上所述,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b和cTnI因其不同特性,升高和持续时间差异,在临床诊断有不同敏感性和特异性。单一地运用某一种标志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联合运用多种标志物才能兼具高灵敏性与高特异性,减少漏诊。联合检测不仅可以预测远期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还能全面有效的预测AMI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