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备份 -> 随笔故事 -> 正文

旧站栏目备份

各奋愚公之愿,终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

发布日期:2022-03-29 16:46:58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王杏英报道)3月18日晚上11:00,江西省肿瘤医院第三批核酸采样队成立,共100人,分为2个大组,10小组,每组10人,设联络员1名、大组组长2名,其中党员8人、90后46人、00后4人,男护士6人,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队伍。3月19日凌晨6点,从医院整装出发,第一大组50人对接站东街道办共六个社区,第二大组50人对接南岗街道办共六个社区。

因对接工作站点较多、分布散,为便于交流工作、下达通知、告知事宜,迅速建立了工作微信群。每晚回到宾馆,联络员都要组织组长在群里开碰头会,汇报各组工作量、队员们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注意事项及工作感言等。工作碰头会,上组长们积极献言献策,主动承担各项工作任务。

1组代理组长李琴艳主动承担了统计大队工作量、信息等繁杂事情,制作表格,收集数字,她是那么一丝不苟、要求完美的工作习惯令人肃然起敬。

2组组长涂娟干劲十足,力气活都是她主动承担,搬送物资,通知调配人员,她总是跑的似兔子一样快。

3组组长刘一璿把自己组员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连组员缺少1瓶水她都要亲自和宾馆经理沟通。

4组组长罗念平主动承担大组稿件收集和初审工作,同时,将新闻热点报给委里联系人;积极与撰稿人联系,总是凌晨一两点还在电脑前伏案办公。3月19日晚,由于大家还未适应,都感觉特别疲惫,她担心第一天会没有稿件,会后十一点后,她硬是拉着廖建玉各写了一篇稿件,凌晨两三点收到稿件的那一刹那,我被这两个小丫头感动两眼模糊。这两位年轻队友,第二天6点还得外出执行采集任务呀,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的拼搏和干劲。

5组组长廖建玉90后,可别看她年轻,干活雷厉风行,执行力超强,积极主动承担各项事情。只要群里有任务有需求她总是第一个报名,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护长有什么事情就叫我做呗”她主动提出审阅视频这艰巨任务,多么暖心的姑娘呀。

6组组长王伟更是我们队的坚强后盾,出谋献策,号召男护们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起上门采集的艰巨任务,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密不透气的双层口罩爬楼穿巷、挨家串户,严重的缺氧会导致窒息感,他们依然坚持了下来。当听到爷爷奶奶们的一声声谢谢,一声声你们辛苦啦时,他们微笑了,那种满满的自豪感、使命感浸润了他们的心田,他们的事迹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7组组长黄倩是80后,现在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记得上周六晚上回到宾馆她的健康码变黄了,急得团团转的要我请求帮助,我开玩笑调侃她,刚好在宾馆休息几天,这可更把她给急的手舞足蹈,“我是来采集核酸的,我不要休息,我要出勤”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她高昂的工作热情。我被这群热血青年深深的折服了。

8组组长蔡玉莲也是第二大组的负责人,工作认真的那股劲儿也是让任钦佩,队员们哪位同志生病了,哪位同志需要特殊帮助等等,都会及时与联络员沟通协商,每每都是晚上深夜还在群里嘘寒问暖,操心劳累。得力的好干将呀。

9组组长李艳春总是默默无闻,殊不知她总能把组员们关照的无微不至,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让人放心安心。

10组组长万显秀更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细到哪位队员能否吃饱穿暖都了如指掌,她们队有一位98年的男护黄玉成,小伙子是回族人,饮食有风俗习惯,她总是积极协调,为他准备一份“特殊盒饭”,细致入微、舐犊之爱让人敬佩。

今天是核酸采集队执行任务的第七天,在各位队长的精心部署,队员们积极配和、精诚合作下,圆满完成了南昌市全员核酸采集第4轮任务。他们是团结友爱、积极奋进的团队,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关爱下,定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核酸采集工作、展示出江西省肿瘤医院人激情高昂意气风发的风采。

各奋愚公之愿,终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万众一心,终能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