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念平报道)截止4月23日,江西援沪医疗二队已在上海新国博中心方舱医院忙碌工作了17天。做为江西援沪医疗队中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在做好患者日常护理的同时,更加关注患有肿瘤疾病的新冠患者。
“作为医护人员,患者都是平等的,但在病魔面前,患有肿瘤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新冠患者更需要关爱。”该院援沪医疗队护理组队长王杏英说。
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数患者需要精心护理和情绪疏导,而合并肿瘤的新冠患者需要更高水准的护理。江西省肿瘤医院护理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目前拥有伤口造口、营养专科、肿瘤专科、心理专科、安宁疗护等12个护理专科,如何充分发挥肿瘤专科特色,让肿瘤患者早日转阴出舱,医疗队推出了系列值得借鉴的举措。
“全面摸排”+“沙场点兵”
“‘全面摸排’就是每个班次组员务必认直登记每一位肿瘤患者,建立信息登记表,班班交接护理关注问题;‘沙场点兵’就是在工作组病史汇报时,安排对应专科护士一对一护理患者,做到每个小组都是一支“战斗小组”,面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问题,随时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王杏英介绍说。
目前,该院援沪医疗队已完成23位肿瘤病患建档工作,部分特殊患者建立了微信联系,实现了“护理咨询”的“实时在线”。
“三心”温暖肿瘤患者
肿瘤患者原本就心里脆弱、敏感,来到方舱越发无助,有的担忧无人照顾,有的不知道伤口造口怎么护理,有的胃造瘘管患者担心匀浆膳怎么做等等。为此,当年援“鄂”老兵、该院护理部主任洪金花线上慰问援沪护理人员时,提出了“三心”期望。她期望援沪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疏导肿瘤患者心理的经验,细心关照肿瘤患者日常生活,耐心走进肿瘤患者内心,用爱心融化肿瘤患者心结,用情做事、用爱温暖。要求每位队员每天至少与3位肿瘤患者“心灵融入“,用实际行动践行“三心”。
多专科协同提升护理效果
在有限的条件下,综合运用多专科护理加速患者生理和心理康复,实现1+1>2效果。
56岁的眭大叔是一位腮腺癌患者,今年1月行手术治疗,需经胃造瘘营养管进食,右上腭植入支架,伤口未俞合。4月11日,他与妻子同时感染新冠,均为无症状感染者,妻子5天后转阴,而他却迟迟不能转阴。
4月18日晚,护理3组组长罗念平带领同组护士查房,来到眭大叔床边特意停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这是上一班特殊交班的患者,眭大叔说:“我现在一个人住在方舱医院,口腔里换药不知道怎么换,以前在家都是妻子帮忙换药,营养管也要靠自己的打匀浆膳解决吃饭问题……”“眭大叔,您现在不用担心了,我们是江西省肿瘤医院的护士,我们会帮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有营养专科护士、肿瘤专科护士还有我们的心理专科护士。”眭大叔听到这些话,紧促的眉头舒渐渐舒展开。
随后,江西省肿瘤医院援沪护理组专科护士根据眭大叔的病情、饮食情况及心理状态,依据方舱现有条件制定了个案护理计划。该院援沪医疗队副队长王杏英得知情况后,提议大家将自己每天定额分配的牛奶、橙子及爱心企业捐赠的坚果带给眭大叔。
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4月22日,眭大叔核酸检测连续两日阴性,即将具备出舱条件。
该院援护医疗队领队周业琳表示,队员们已经在方舱工作近20天,没有一个人“掉队”,将慎终如始做好防护,发挥专科优势,同心守“沪”,“赣”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