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娟报道)6月3日端午节,“渐冻人”陈大叔借着从他胃部伸出的一根胃造瘘管,终于“吃”了一顿饱饭。这是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介入科二病区涂强主任为他创造的第二张“嘴”,以后他就可以依靠这根管子进食,再也不用挨饿了。据悉,这是该院在全省首次为“渐冻人”群体实施的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不仅给因呼吸功能差而被许多大医院回绝的“渐冻人”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该院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入新里程。
“渐冻人”面临吞咽困难
渐冻人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慢性进行性变性性疾病,因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这是无法治愈且致命的病,后期累及到咀嚼肌和球部,出现咀嚼困难和吞咽困难,难以正常进食,身体慢慢消耗最终死亡。
3年前,陈大叔出现肌肉无力、手指活动僵硬,双腿抽筋等症状,在省内外多个大医院检查,确诊为“渐冻人症”。经过多次治疗,陈大叔的病情无好转,近半年来,出现吞咽困难,无法进食,伴随咳痰,生存面临极大威胁。家人非常焦急,经四处打听,得知江西省肿瘤肝胆介入科在肿瘤患者中进行了近200例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手术经验丰富,患者效果好,便联系了该科涂强主任,来到江西省肿瘤医院就诊。
20分钟为患者创造第二张“嘴”
涂强得知患者情况,立即联系科室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为陈大叔预留床位,简化就诊流程,入院后第一时间安排相关检查。经过研判,涂强认为,陈大叔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进食困难。而对于进食困难患者,胃造瘘手术是创造另一张“嘴”,建立营养通道的有效途径。
5月31日,经沟通及术前评估,在麻醉手术室的配合下,涂强对陈大叔进行了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因陈大叔呼吸无力,喉咙痰液较多,手术过程中,涂强时刻关注陈大叔情况,不时让助手为其吸痰以防呛咳。不到20分钟,手术顺利结束,陈大叔获得了第二张“嘴”,以后可以通过这个管子向胃内注入食物,维持身体所需营养。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创伤小效果佳
“手术难在患者的特殊性上。”涂强介绍,陈大叔的渐冻人症已进展到肌肉萎缩无力无法活动、无法平躺,且呼吸功能较差并伴随咳痰,不能耐受开腹手术,只能在局部麻醉下半卧位进行微创手术,而半卧位对手术视野有一定影响,加上陈大叔身体状况差,手术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是这类患者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特点;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而胃肠道功能正常,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如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不能下咽,伴或不伴有吸入性呼吸道感染;食管病变所致狭窄,头颈部肿瘤及下咽部和食管造成进食困难者;恶性肿瘤引起恶病质及厌食,需经胃肠道补充营养者。
涂强: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介入二病区主任,博士。
目前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常务理事、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胆胰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消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介入诊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江西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保健学会肺血管介入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分会学常务委员、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
长期从事肝胆管肿瘤的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熟练掌握肝脏肿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的规范化诊治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肝脏肿瘤的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治疗(TACE)、微波消融治疗。对全身各脏器肿瘤的动脉灌注化疗、肿瘤出血的栓塞止血、经皮胃造瘘、肠梗阻导管置入、输液港置入具有丰富的经验。原发性肝癌的精细化TACE治疗水平、经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PTCD)、高危部位肝肿瘤的消融治疗处于省内领先。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