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备份 -> 随笔故事 -> 正文

旧站栏目备份

“肝癌科普大讲堂”开讲

发布日期:2022-06-21 16:37:06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金丽娟报道)近日,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外科开展“肝癌科普知识大讲堂”,肝胆肿瘤外科魏小勇主任从癌症是什么、肝癌是如何形成、如何治疗、如何预防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癌变是指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DNA) 分子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导致正常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的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但在某些条件下,如反复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等作用,原癌基因可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异常增殖成为癌症。

当患者存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以及其他各种慢性肝病时,癌症相关基因就会被激活,从而转化成为肝癌。临床当中90%的肝癌患者是从慢性肝脏疾病转化而来。因此,慢性肝病的管理和监测对肝癌的预防十分重要。

肝癌的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几种方式,也可以通过肝移植彻底清除肿瘤。但是对于恶性肿瘤来说,肿瘤被彻底清除后,仍然有很大可能复发,外科手术虽然是能够彻底清除肿瘤的一种好办法,但有些患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一些反复复发的患者不能进行多次手术。肝移植虽然也可以治愈肿瘤,但由于肝源较难获得且移植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临床当中也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因此,能够反复进行治疗的介入技术,成为了肝癌患者早期局部治疗的一种优选。

对于存在慢性肝病的患者,应进行定期、规律的监测,每3—4个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彩超检查,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更为密集的监测。对于彩超检查结果怀疑肿瘤或彩超无异常但患者存在体能下降、消瘦等症状,需要通过增强C T或增强MR进一步筛查。增强CT或增强MR对小肝癌较为敏感,可以尽早发现肿瘤。

魏小勇主任还指出,肝癌的发病基础已经比较明确,通过加强对慢性肝病的管理,能够对肝癌进行早期的预防,而对于已经转化为肝癌的患者来说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