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旧站栏目备份

【战“疫”随笔】2020年春天,我们与武汉共克时艰

发布日期:2020-03-11 17:21:45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时间:2020年3月10日星期二

地点:武汉

作者:邹俊韬,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内科博士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自1月27日抵达武汉,我们江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第五医院已经将近40天了。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有条不紊,这段经历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时光。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援助行动,因而最初选择来到武汉,恐惧感油然而生,而且暗自做好了被感染的思想准备。临行前,私下曾跟祝福我的朋友笑言:要不就是我回来,要不就是我的骨灰回来。但在恐惧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医务人员的使命和担当。面对鲜活的生命被病毒夺走,我们义无反顾,我们一定勇往直前。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在年前就一直在防疫一线工作,而我的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也一直战斗在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就是我们呼吸科医生的工作和任务,就是要求我们挺身而出。我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其实很担心,虽然没有什么煽情桥段,父母妻子之间就是简单沟通,但大家的共识是应该去,而且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义无反顾,支持我走向前线。

犹记得我正式进入隔离病房那一天,人生中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半小时不到就开始头晕脑胀,胸闷恶心;防护服密不透气,稍作活动身体就仿佛置身于蒸笼,像高原反应一样缺氧,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感觉每一秒都是煎熬。但到最后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并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我为自己骄傲,我知道我一定可以坚持;是信念给了我坚持的勇气,是责任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疫情之前,我曾经多次到过武汉,也非常了解作为九省通衢和中部核心城市,从各方面讲武汉都是重镇。刚到武汉时,正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是武汉市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时候;入驻五院后,医疗物资还相当匮乏,整个医院超负荷运行,大量患者病情危重,瘀滞在急诊、门诊和普通病房,ICU病区也早已人满为患。患者焦虑、恐惧,我们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比如对这边的医疗环境不熟悉,整个医疗环节从接诊到治疗,从取药到电脑运用、行政沟通都存在问题;但我们把困难一个个地克服,以六班倒的方式进行轮班;临危受命接管了第五医院的ICU病区、呼吸科病区,并成立了全新的发热十一病区。

在最初的一周,病人流转速度极快,危重症患者极多,我们没有任何适应的时间,立即进入超负荷工作状态。疫情就是命令,患者情况变化非常迅速,很多患者早上还能正常对答下午就不得不上呼吸机抢救。这就要求我们紧绷神经,随时准备战斗。经过全部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病情平稳向好,逐渐恢复,并逐步出院。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出院、转诊了近百名患者,为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疫情带给患者的是恐惧和悲伤,而且由于隔离需要,患者的活动范围只限于自己房间,又没有家人陪伴,这种孤寂和恐惧让他们的笑容难觅踪迹。每天上班,走进病房的那一刻,我都会侧耳倾听;如果能听到病人开心的笑声,看到他们之间愉快地聊天,那我也充满愉悦;而如果听到的是叹气和哭泣,我更感到身上的责任,我愿为他们尽我所能,做好我能做的所有事情,只希望他们尽快好起来,尽快笑起来。有一位罗老太太,年龄大、基础病多,病情较重,因而恐惧感严重,我们医生护士轮班陪护,慢慢跟她聊天:“老人家,很快就能好,我们陪着您,坚持就是胜利!”慢慢的,随着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好起来,她也终于能一点点笑起来了。她开始每天都要跟我们说“谢谢!”,开始会推开我们的手要保护我们不被传染;但相比起感谢的话语,老人的笑容和逐渐痊愈的病情才是送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还有一位危重症老人,从ICU插管到恢复,到转入普通病房全程都是由我们江西医疗队治疗处理,随着老人的痊愈出院,我们整个医疗队的口碑和声誉也得到了武汉人民和武汉医疗同行的肯定。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医患关系也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状态;在建立的医患微信群内,大家畅所欲言,表达了对江西医疗队的感谢和信任,并相约疫情后再见。

武大的樱花快要盛开了,在武汉的这些天,我们没吃过热干面,也没尝过莲藕汤,更没有机会去游览这座美丽的城市,但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守护着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走过荆棘,我们就也是武汉人;多年后回来,我相信,武汉人民也一定记得,我们这些2020年春天和他们一起共克时艰的白衣儿女。

武汉,我们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