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梦报道)9月16日,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输液港置管中心成员唐牧、周梦、陈雯,成功为一例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据了解,此项技术填补了江西省该领域空白。
刘女士是一位38岁女性,因右乳腺癌保乳术后需维持近半年的化疗,要求行输液港植入术。刘女士体型偏瘦且对美观要求非常高,术前沟通后要求尽量不行颈内静脉入路,避免颈部隧道产生疤痕。中心主任孙正魁教授主持讨论后,考虑患者体型偏瘦,锁骨下静脉穿刺存在气胸及夹闭综合征等风险,最终决定在彩超引导下经左侧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术。术前,唐牧医生与刘女士和家属耐心沟通,得到患者认可。陈雯医生负责超声引导,周梦医生精准定位腋静脉体表走行,采用塞丁格操作技术,将导管沿着腋静脉送达目标位置,整个过程仅20分钟,操作顺利,出血量少,患者基本无痛感。
众所周知,静脉是人体重要的生命通道。从最初通过外周血管输注化疗药,到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药物,再到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及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输液途径。因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更高安全性、便捷性,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运用最为广泛,其中以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入路为主。
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植入这两种路径相对易于学习,穿刺成功率较高,但存在发生气胸、夹闭综合征、臂丛损伤、乳糜漏等并发症隐患。而经腋静脉入路虽然穿刺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更高,但可避免患者术中气胸及术后出现夹闭综合征等情况,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具有更加隐蔽的穿刺位置,缩短了颈部穿刺处到港体间约10cm的皮下隧道,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了因长期置管导致颈部条索状隧道瘢痕,更具美观性及舒适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化疗途径,保证了输液安全性,提高了生活质量,是一种快速、简单、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该院成立静脉输液港中心以来,已常规开展经颈内、锁骨下、腋静脉入路胸壁输液港植入术及经贵要静脉手臂港植入术和经股静脉腹壁港植入术。置港患者最高龄93岁,最低龄为3岁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