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宇报道)125I粒子植入治疗,曾经是一种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治疗肿瘤的手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在各类实体肿瘤中应用,并取得了其他治疗方式无法达到的局部治疗效果,这项技术被很多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寄予厚望,希望能通过125I粒子植入治疗带来切实的疗效,改善病情。
这位患者也是如此,1年前确诊了肺癌并骨转移,通过积极的治疗,肺部的肿瘤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肋骨上的转移病灶却没有彻底改善,而且还在近期出现了局部的神经压迫,导致上臂剧烈疼痛。当经管大夫向这位72岁高龄的患者提出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建议时,老人就像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刻前往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找到陈志军主任了解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情况。陈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向患者解释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方式方法、能达到的效果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后,老人觉得这项治疗非常适合自己并强烈要求尽快实施。
可这时却有一个难题。患者肋骨处的转移瘤位于身体深部,前方被诸多神经、血管围绕,唯一安全、创伤小的通路是经过患者的背部将粒子穿刺针插入肿瘤内,这就要求患者在CT检查床上保持俯卧的姿势一动不动的坚持整场手术,患者的前臂由于神经压迫目前疼痛难忍,根本无法坚持。
“这可怎么办啊?”刚刚燃起希望的患者,此刻充满了沮丧与无助。陈志军主任立刻拨通了麻醉科主任杨小敏的电话,向她说明情况。杨主任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之后,当即提出了可以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解决方案。
由于125I粒子植入需要使用CT机,普通的手术室不能满足,而普通的CT机房又没有麻醉的相应设施,到底该到哪为患者进行治疗呢?当杨主任看到宽敞、明亮的PET-CT机房时,心里有了答案——我们在这搭建一个手术室。由于PET-CT平常也需要承担繁重的检查工作,空余给这台手术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下午。当到了预定手术的这天,完成PET-CT检查工作的核医学医生望着还是空空荡荡的PET-CT机房,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么点时间,能布置出一个手术室?”
接下来,大幕才算拉开。杨主任接到PET-CT机房已经空出的通知后,立刻展开行动。麻醉科及手术室在杨主任的统筹安排下,提前一日就将手术所需的物品准备齐全,大到呼吸机,小到固定胶带。手术室何璐护士长以及数名护理人员一同前往,浩浩荡荡的专业团队携带所有专业设备来到PET-CT机房。呼吸机、心电监护、可视化插管设备安装调试到位,手术室专用俯卧垫、头圈在CT检查床铺设完成;一边将患者接入机房并细心安抚、交待注意事项,一边详细核对药品信息、用量;静脉通道建立、气管插管一气呵成;随着麻醉药物一滴一滴的注入患者体内,患者逐渐进入麻醉状态,手术室护士为患者摆好俯卧位,仅仅用时不到30分钟,诺达的PET-CT机房俨然成为了一个专业的手术室。
接下来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序进行,在CT引导下,准确的按照术前的计划方案,将125I粒子植入患者体内。麻醉科医师时刻关注手术进程及患者情况。整个125I粒子植入用时1小时。术后10分钟患者就完成苏醒,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送返病房。术后第二天,患者一切情况良好,经过复查CT,125I粒子植入位置满意、无异常。
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确切,但是由于一些患者的肿瘤位置临近重要脏器,并且肿瘤患者经常合并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无法耐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麻醉技术的引入,将大大的拓展125I粒子植入的应用,能给患者带来更安全、舒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