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燕燕报道)2022年5月8日是母亲节,对于江西省肿瘤医院主任护师汪华萍而言,能在这一天参加南昌市高新区核酸采样队,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她,深感满足。
早上五点,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核酸采样队早已整装待发,护理部洪金花主任亲自送行,一遍遍叮嘱着安全事宜,汪华萍和其他三位队员乘坐大巴车快速抵达了江西化工工业学校的核酸采样场地——校体育馆。整个采样过程非常顺利,校内师生员工高效配合、高度衔接,排着整齐的队伍,出示核酸登记码、接受采样、有序离场,圆满完成2322人的采样工作。
谈及这次核酸采样体验,汪华萍感触颇深。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身边的医护人员一批又一批义无反顾地逆风而上,当收到驰援上海的通知时,汪老师带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作为一名工作三十五年的护士,虽然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但50多岁的她知道自己被选上的可能性并不大,她还是想试一试,“在这场疫情面前,我感觉自己做的实在太少太少了,我家里没有任何负担,我能去上海,我想上战场”。
在没能如愿参加援沪医疗队后,汪老师决定,既然不能参加远方的战场,就尽己所能,为南昌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量。此次报名核酸采样志愿者,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她成为了无数“大白”中的一员,看着前方长长的队伍里那一张张面孔,她知道,这一方桌子、这一根根棉棒,既是使命的呼唤,也是自己深植内心的坚定选择。
结束了当天的核酸采样,回到家里刚打开手机,就看到了远在上海的儿子打来的未接来电和视频通话,“我今天去做核酸采样啦”,一句简单的回复,有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愉悦和满足。其实,汪老师的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医生,我想,分隔两地的母子各自为“疫情”而战,会是这个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和祝福。